伊说说,认真追剧、专注剧评品人生百味,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
《庆余年2》里的权谋线是越来越精彩了,卖菜金老翁和女儿的悲惨是一个小高潮,赖御史直谏丢了命,陈萍萍告诉范闲的话,将剧情推向一个大高潮。
至此,范闲才开始理解母亲叶轻眉的想法,才发现自己要走的这条路,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他首先要面对的是,孤独。
赖御史是朝中出了名的直臣,是逮着谁就参谁的御史。他去范府见范闲,想调取鉴查院的过往卷宗,可走进范府的院子,第一个反应是,范府的院落有没有违制。
百官所居住的府院占地和建设样貌,都是按照官职品级有相应规定的。为此,赖御史还用自己的脚大概丈量了一下,发现太耗费时间,还是先见范闲说正事。
他也说了,他会再来丈量范府,如果发现违制,他还要继续参范家父子。
赖御史敢于直谏,在查出贪腐的过程中,抱月楼又出了命案。赖御史这一次要参很多人和事,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参。
第一件事是抱月楼命案,他要参范家父子,纵容家人开青楼。第二件事是参二皇子对下人管束不严,其门客就是抱月楼命案的凶手,也可能还有其他没查出来的问题。
至此,庆帝给了处罚,范家父子罚半年俸禄,二皇子禁足府中半年。不要小看这个处罚,尤其是对二皇子的禁足,是庆帝对他的严厉警告。
庆帝说自己累了要散朝,可赖御史说,他还没参完。第三件事,他要参陈萍萍和鉴查院所行之事违背朝制,要陈萍萍辞官,要鉴查院的事情归还六部,说白了就是解散这个不符合朝制的机构。
第四件事,他要参庆帝,因为造成这一切说到底都是庆帝的纵容。
朝堂一片混乱,庆帝做了最后决断。对于直谏的御史,如果被处死,会让皇上在史书上留下昏庸的骂名,但是御史也会名留青史。
庆帝说,他成全赖御史,留名青史。就这样,赖御史被廷杖直到一命呜呼。
反转来得太快,让范闲猝不及防,本来一切都在他的筹谋之中,正在实现他的目标,查贪腐查二皇子,可结果突然就变了。
这是范闲无法接受,也想不明白的地方,赖御史罪不至死,这是为什么?
到这里,屏幕前的我们,最多认为赖御史过于耿直,庆帝明里暗里已经提醒赖御史了,也不止一次提出散朝,可赖御史就是不听劝,非要参皇上,这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事实是这样吗?好像又不是这样,范闲想不明白。
不是说御史指着庆帝的鼻子骂,都没事吗?陈萍萍说,对,庆帝根本不计较。
那就是不能参鉴查院?陈萍萍说,参鉴查院的人很多,赖御史是第一个被打死的。
为什么?为什么?
陈萍萍问范闲,赖御史在上朝之前,是不是找过你?范闲才知道,这才是赖御史丢了性命的关键所在。
上一次,范闲当众收了戴公公的三千两的银票,赖御史也参了范闲,两人也是不打不相识。这是范闲的筹谋,让戴公公绳之以法,也让庆帝同意,赖御史和都察院查官员贪腐。
赖御史再次参范闲引发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可结果却不是范闲想要的了。
赖御史两次参范闲,重点不是第二次参了皇上,而是第二次的参范闲是两个人提前商量过的。
虽然赖御史只是去找范闲,调阅鉴查院的卷宗,但这在庆帝眼里,就是串通,两个独立的部门负责人,却互相欣赏,不谋而合,制造了这场惊天动地的直谏。
这是庆帝的逆鳞。换句话说,这是超出庆帝掌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放任不管呢?
范闲意识到,不管是他娘叶轻眉的理想,还是他现在想做的事情,都不可能凌驾和威胁到庆帝,庆帝最终要的是他可以掌控一切的庆国。
还有,为什么要范闲去监刑,现在所有御史都把范闲恨之入骨。这是庆帝想要的结果。
范闲曾经替邓子越分析,为什么邓子越守不住入鉴查院的初心,那是因为邓子越的背后没有支持,而范闲为什么可以做到,那是因为范闲的背后有人在支持他。
所以,范闲鼓励邓子越,从此他将成为邓子越可以背靠的那个人。
可是,现在的范闲突然意识到,庆帝并不希望他的身后有太多人支持,他的身后只能是庆帝,这样才可以在庆帝的掌控之中。
范闲是即将接管内库和鉴查院的人,这两样东西对于庆帝来说非常重要,一个是自己的钱,一个是自己的耳目,过去是分属于两个人,两个水火不容的势力,但是不久的将来,就会集中到范闲一个人身上。
这种高度的集中,会让庆帝感到威胁,现在范闲一步一步筹划地查贪腐,查二皇子和长公主,在范闲看来,他只是想把视人命为草芥的那些人揪出来,还朝野清明。
但在庆帝眼里,范闲的一系列操作,也在引发皇子争斗,也在引起朝堂动荡,而他的掌控也受到威胁。
陈萍萍太了解庆帝的心思了,也知道实现叶轻眉的理想有多不容易,而范闲想要把这条路走得更远,就得从这一刻开始,背负更多误解,收起那些愤怒,先做好一个孤臣。
赖御史,是庆帝是现实给范闲上了深刻的一课,而他的成长注定背负很多人的性命。
(图片均来源于电视剧《庆余年2》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