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靳尚为何要陷害屈原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老家在哪里
谢邀。
靳尚,战国楚臣,上官大夫,郢人,今湖北江陵纪南城人,心胸狭窄,小鸡肚肠,嫉贤妒能,贼喊捉贼,实足伪劣小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大夫,就是屈原,楚国丹阳人,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人。本大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秉性耿直,从一而终。话说这二位大夫,一阴一阳,一明一暗,一白一黑,一正一邪,不共戴天,“好戏连台“自不必说,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靳尚大夫最拿手的是睁眼说瞎话捏造事实栽赃陷害,隔三差五,朝朝暮暮,同样的话说三遍几乎成了真理。长此以往,楚怀王对屈原大夫心生疑窦,失去信任,再加上被靳尚大夫重金细软收买了的怀王宠姬郑袖的旁敲侧击煽风点火,被打压,被贬谪,被放逐,被杀戮,那是迟早的事。
果真是乎?果真如此乎?
屈原被放逐江南后,郁郁寡欢,愁眉苦脸,奸臣当道,报国无门,最终怀石投汨罗江一了百了,可谓舌尖之上龙泉剑。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谢谢。
楚怀王熊槐是天真还是傻
楚怀王既不是天真,也不是傻,他其实还是一个一度很有作为的君王,只是碰上了不按套路出牌的宣太后、秦昭襄王,还有张仪。楚怀王死后被楚国人民缅怀不是无缘无故的。
楚怀王熊槐在位29年,是战国时期楚国有盛转衰的节点人物。
继位早期,他曾励精图治,大败魏国,合纵攻秦,消灭越国,开疆拓土。纵横家张仪曾言,楚国纵横千里,带甲百万,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
当然张仪那纵横家的破嘴,说出的话,固然掺了不少水分,捞出来沥干一下,也没多少干货,但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强国地位一直不容小觑,这是事实。
楚怀王的难
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不一样,秦国属于四塞之国,据守关中,易守难攻,而楚国疆域广阔,与秦赵魏齐等国领土接壤,一旦外交失策,就面临着与各国开战,但凡与一国战争失利,其他国家就会乘火打劫,陷楚国与四面楚歌的境地。楚怀王先后与战国时期的名君魏惠王、齐威王、秦惠文王、赵武灵王、燕昭王、秦武王、秦昭襄王、齐闵王斗法,邻国众多的楚国经常成为各国合纵攻击目标,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中的处境异常异常艰难。
张仪的嘴
公元前313年,齐楚联军攻取秦的曲沃,斩断了秦东出的触角。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羞成怒,发兵攻打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楚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公元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遭到重创。
宣太后的狠
即便楚国因为张仪的欺骗,三战失利,受到重创,失去大片领土,但几年后,即公元前306年,楚怀王还是趁齐国受重创,秦国又因秦武王暴毙发生内乱之际,抓住难得的历史时期,果断出击,一举灭掉了越国,兼并越国大片土地,引起了秦、齐、韩、魏的恐慌。
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用欺骗的方式邀请楚怀王到武关(陕西商州商南)会面结盟,当时大国结盟,就跟现在领导人会晤,是很常见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行为,可是秦国却违背大国交往基本原则,劫持来武关会盟的楚怀王到咸阳,并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重庆巫山)、黔中郡的大片土地给秦国,面对秦国无礼而蛮横的勒索行为,楚怀王严词拒绝。
宣太后来自楚国王族芈氏,但楚怀王却低估了宣太后的狠。
公元前297年,被禁锢的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了通往楚地的所有道路。怀王只好逃到赵国,当时赵国的主父赵武灵王在北边与蛮族作战,忙着开疆拓土,主政的赵惠文王班底不敢收留他,怀王想逃往魏国,半途被追踪而来的秦国鹰犬截住,重新被押回秦国。
结语
三年后,楚怀王忧愤而死,命丧异国他乡。当楚怀王的梓宫回归楚国时,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
屈原还因此写了著名的《招魂》,希望他们的国君魂归故里。
楚怀王的悲剧是多方因素造成的,指责楚怀王傻或天真是不客观的。
赵国末期,各国局势风云激荡,波诡云谲,楚怀王对当时形势的把握出现偏差,尤其对秦国的轻信,在外交和军事上连连出现失误,直接导致楚国国势陡然江河日下,这一点他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他被禁锢秦国,誓死不愿割地卖国,所坚持的气节却值得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