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为这些人,与这世间的道理斗一斗。”
五年前,颇具理想主义的《庆余年》横空出世。
虽然一开始并没有多少热度,但很快,其幽默的风格,诡谲的权谋,使得这部剧最终低开高走。
一下子成了当年的黑马爆剧。
《庆余年》一度火到什么程度呢?
说来非常无厘头,剧播之后,全国至今仍有400多家企业以“庆余年”命名。
所以,五年后原班人马拍摄的第二季,也的确不负众望。
开播第一天就收视率爆表。
虽然目前仅更新了5集,但豆瓣的长剧评论就已接近两百,小组成员更是很快就超10万。
要知道,就算是大热剧《甄嬛传》,播出十年,小组成员也才30万。
可是,就目前更新的内容来看,《庆余年2》真的对得起观众们五年来的苦苦等待吗?
01
首先让观众诟病的,是角色的人设崩塌。
真的很难想象,第一季里见了皇帝也不肯跪的范闲,到了第二部,膝盖居然变得那么软。
先是在王启年家里差点被他老婆的一句话吓得差点跪倒。
接着又在见庆帝时,干脆就直接跪在大门外,还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
张若昀是变帅了,瘦了,脸部线条也更精致了。
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改变,而给范闲这个角色带来什么正向的加持。
反而在表演中稍显做作,做表情时也有“用嘴演戏”用力过猛之嫌。
同样值得诟病的,还有吴刚老师饰演的陈萍萍。
这个在第一部里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南庆鉴查院的院长,本是个擅长谋略而又深沉的角色,非常有魅力。
但不知为什么,到了第二部,忽然变得轻浮又话多,而且吴刚老师的馒头脸真的让人很出戏。
难怪很多大导演都不想要整容脸,因为真的太影响演员做表情了。而且有人工痕迹的脸真的很让人出戏。
另外,原来城府深沉、甚少喜形于色的庆帝,在听到范闲死掉的消息,竟然也激动得有点过了头。
就,真的全员崩。
在剧里范闲是团宠没错,爹们陡然听到他的死讯很伤心,情理之中。
但爹们在表达悲痛、以及对死讯不信任的时候,表演方式实在是太潦草了。
好歹都是叱咤娱乐圈多年的老戏骨,除了暴走和疯狂输出台词,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呢?
那感觉,就好像知道自己剧热度太高,因此也不用心了,随便敷衍一下也不愁流量。
02
其次的槽点便是剧情拖沓。
很难想象,不是穿越剧还能看到现代剧布景。
故事开篇就是一个像图书馆又像编辑部的地方,一群人围着袁泉问“范闲死没死”。
演了七八分钟,然后镜头一转,写《庆余年2》的作者来交稿,表示第二部终于有了着落。
诚然,被催更是每个作者都逃不脱的命运。
但,这个情节有什么必要吗?
知道观众等得心急,就该直截了当地切入剧情啊。
搞这么一出是自觉很幽默吗?
接着,为了担心时间隔得太久,盼得眼蓝的观众们早已忘了上一季的剧情,故事便从上一季言冰云刺杀范闲开始重新讲起。
上一季留的悬念在此终于揭开,原来范闲只是假死。
如果说到这里,剧情还勉强算正常。
但接下来一系列范闲在回京路上的所见所闻,真的不能不让人怀疑导演有水时长的嫌疑。
进度条都拉到一半了,正题还没入,然后又出现了一大群民众用自己的方式怀念范闲。
不是我说,剧方你是不是有点自恋啊。
知道观众期待第二季,但也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这些莫名其妙的情节来沾沾自喜吧?
还有,范闲在王启年家吃饭的剧情也是毫无必要。
一个粉妆玉砌的小女孩叫“霸霸”,一开口就差点把范闲送走。
甚至她爹也叫她“霸霸”,而她叫她爹“小年年”。
这是什么恶臭伦理梗?
印象中,只有德云社的一帮大老爷们才会想要互相当爹。
但完全不好笑啊。
放在剧里,只给人一种为了达成喜剧效果,而非得硬搞笑的观感。
不知道是不是德云社大少爷当了次剧的搞笑顾问。
03
第三点便是故事逻辑混乱。
故事一开始,就给范闲设置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为了脱身,他只能假死。
但假死骗过二皇子,也就等于骗了皇帝,就犯了欺君大罪。
因此横竖都得死。
本来这么设置无可厚非,还能增加看点。
但问题是,剧中的设定是,范闲本来就是庆帝的亲儿子!
庆帝因为听说他死了,激动得都跑出重影了,如果一旦知道他没死,那不应该更是欣喜若狂吗?
怎么还反而会杀他呢?
另外,范闲假死是为了脱身,剧中也因此安排了假死三件套。
甚至为了让对手无从查起,还做戏做全套,假意放火烧了范闲的“尸体”。
这么万无一失的计划啊,结果,没人信。
所有人都笃定范闲还活着。
等于是演了半天,布了半天局,结果是给观众布的局?看看还有多少观众能忍到这里还不弃剧。
那大概率就是死忠粉了吧。
04
最后想吐槽的一点是,知道本剧招商好,知道你们剧方赚钱了。
但,广子是不是也忒多了点?
而且部分广子植入也太无缝对接了,看着看着,才发现是广告。
不由让人感叹,真不知是广告拍得太自然了,还是剧情太像广告了。
更有意思的是,光酸奶广告就植入了两家。
这两家还是竞品。
总之,目前更新的五集完全配不上观众五年的辛苦等候。
内地片子续集必烂的定律,希望不要应验在《庆余年2》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