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部《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横空出世,由于过去拍摄影视剧以清代居多,此次三国上映后,顿时引发万人空巷。
很多人都知道,电视剧《三国演义》是1994年上映,却不知道这部电视剧是从1991年开始就筹拍,中间几经辛劳,光是为了人物服化道具,就要经过细致考量,甚至于连美髯公关羽嘴唇上粘几根胡须,都要经过导演组再三考究定夺。
另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取景地。
从投拍当年,摄制组就对三国取景地进行过一番细致的考察,后来选定了位于河北涞水的野三坡风景区,当然最初这个地方也不是一下子就定下来,而是摄制组派工作人员花了两天时间考察才定下来的。
至1991年12月底,河北涞水县旅游局才收到了摄制组发来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三国演义》摄制组发来的文字信函。
为了能拍好三国,河北省政府还专门给涞水县发去了一封通知《关于协助拍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通知》,要求涞水县全力配合好摄制组的拍摄。
不过,就连摄制组也没有想到,就在野三坡风景区拍摄时,还有一个大人物突然造访。
一
1992年6月28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开国上将杨成武携夫人赵志珍一起来到野三坡风景区,本来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去看看当年抗日根据地。
话又说回来,当年杨成武率部在野三坡抗战,其实也是偶然间误闯入这片世外桃源。
聂荣臻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到过野三坡:
“野三坡那一溜几十个村子,一直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长期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清朝的统治始终也没有进入这一地区……我们进去以后,经过细致入微的发动群众工作,老百姓对我们很好,野三坡也成为了我们可靠的根据地。”
也因为野三坡这个地方过于封闭,数百年来几乎不与外界联系,所以当地直至建国后,识字的人也不多。
1937年11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以及部分武装共计3000余人,围绕五台山为中心开辟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8年初,时任晋察冀军区一支队政委的邓华派出工作人员赴平西地区(是指北平以西、北岳恒山东北的宛平、百花山、涿县、涞水以西以北一带约12个县的地区)考察,结果有去无回,最初还以为是被敌人抓住杀害,后来才搞清楚,是被野三坡地区的山民抓住杀害了。
经过调查以后才发现,位于平西地区腹地野山坡地区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尽管当时全中国都处在抗日时期,但野三坡这个地方却仿若世外桃源一般。
事实上,从明末清初,野山坡地区便处于这种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不仅如此,当地山民还很排斥外来户,使得这个地方成为谁也不敢来的绝地。
据说抗战爆发以后,一支规模差不多约一个营的队伍进入野山坡,竟然被当地山民缴械活埋。
当时,邓华奉令率领一支队负责在平西开辟根据地,野三坡就是平西地区的腹心地带,必须要打通这个地方,聂荣臻还特意派人去调查,却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情况。
二
野三坡地区的山民虽然处在一个闭塞的环境中,但也不是绝对不与外界接触,事实上,当时野三坡地区已经被几个外来“传教士”控制。
这些“传教士”名义上是打着宗教传播的旗号到野三坡,实际上是看中了当地的资源,为了能独霸这片地方,他们才用宗教思想控制这片区域,并且还授意当地山民,故意封锁这片区域,对外来者均实行残忍杀害的策略。另外,这些传教士还收编了不少土匪武装,用于经营他们的“独立王国”。
聂荣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派出部队彻底解决野三坡地区的问题。
杨成武当时任一分区司令员,接到命令后立即调动军分区特务营以及二团一营展开行动。
要说起来,野山坡地区的土匪武装,至多也不过两百来人,杨成武却出动了两个营的正规军,在不少人看来,实在是有些大惊小怪,但杨成武对此却有两方面的解释。
一方面,野山坡地区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军事上易守难攻;另外一方面,杨成武担心当地有无辜的民众卷入其中。
为了完成清剿野山坡地区土匪的重任,杨成武做了充足的准备,并经小路进入野山坡腹地的紫石口,可出乎意料的是,一路上部队并没有遇到一个土匪,甚至抵达紫石口后,当地的百姓也不见一个,教堂大门虚掩,石板街上空无一人。
杨成武思考再三,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这一行动事先遭到了泄密,土匪得知情况后,提前撤离的这一地区。
也确实是如杨成武所预料,当地山民为了防止外来势力入侵,都在山坡上设置了24小时的岗哨,一旦发现外敌入侵,他们就会放倒消息树,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把消息传回野山坡地区的中心腹地。
在八路军抵达之前,这帮“传教士”就召集起了全村布置撤离,并且还故意散布谣言:
“外人即将到来,他们一到就会屠杀大家,因此你们必须誓死抵抗,每杀一个敌人奖励100块大洋,杀5个奖励一个洋妞,还有五十亩地。”
尽管敌人是以有心算无心,但杨成武却怡然不惧,对身经百战的他来说,打一股土匪完全不成问题。
杨成武随即做了两手准备:
一、在“传教士”带着土匪逃进深山后,立即派出几名干部带着部队入住村子,对山民进行思想工作;
二、将部队主力撤离野山坡腹地,转移至深山中,尽全力与土匪周旋。
经过一段时间后,野山坡地区的山民逐渐转变了对八路军的态度,并自觉自愿的帮助八路军做工作,不少山民还自愿进入深山带路,帮助八路军剿灭土匪。
几乎就是在很短时间里,杨成武便平定了当地的匪患,之后随着我军干部陆续深入野山坡做工作,使得当地很快就成为我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
至1938年5月,八路军120师宋时轮支队进入平西与邓华支队汇合,共同开辟和扩大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并使之与晋察冀根据地连成一片。
1939年2月7日,八路军冀热察纵队在平西地区的野三坡正式成立,标志着当地的抗日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不仅如此,在当年,平西抗日根据地还是进入延安的重要交通枢纽,促进了无数热血的抗日青年汇聚延安。
三
1992年6月28日,杨成武携夫人重游旧地,收到了涞水县热烈的欢迎。
事实上,早在1986年,涞水县便有意开发野山坡风景区,至1992年时,已经颇有建树,杨成武将军到野山坡风景区时,正值盛夏时节,正是风景秀丽之时。
杨成武所住的野山坡度假村,是根据苗族的习俗修建成的,当年杨成武在长征途中,曾途径贵州苗寨,他在野山坡度假村看到熟悉的精致,也不由得动容,他对接待的苗族青年说:
“1934年长征时,我们红军队伍曾在苗族聚集区战斗过,今天在野三坡见到苗族同胞倍感亲切!”
话又说回来,杨成武将军当年来平西野三坡,也不过就是为了抗日日寇,当时他也无心去看周围秀丽的风景,但时隔多年旧地重游,却又有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是看到老区人民通过发展旅游已经逐渐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心里有颇多感触。
杨成武激动地拉着时任涞水县旅游局局长王宝义说:
“我没有想到平西还有这样的奇绝景观,更没有想到老区人民通过发展旅游,富裕的这么快,当年打日本,我们是功臣;现在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你们是大功臣啊!”
最有意思的是,杨成武将军当年重游野三坡风景区,竟然还意外撞上了正在那里的《三国演义》摄制组。
当年筹拍三国,摄制组选定了野三坡风景区,河北省政府、涞水县政府都对此表示了大力支持,当时任涞水县旅游局局长的王宝义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主动向上级提出,承揽部分剧组制景的资金,将临时性的布景转化为永久固定的建筑。
本来野三坡风景区与三国这段历史相隔深远,但经过了这么一段经历,使“三国遗迹”永远留在野三坡,成了风景区一个著名品牌。
在百里峡风景区,杨成武与游客兴致勃勃的观看了摄制组拍摄,并且还接见了演员,并与饰演”刘备”的孙彦军,饰演”关羽”的陆树铭,以及饰演”张飞”的李靖飞握手。
当时,《三国》剧组正在拍摄“曹操败走华容道”一节,杨成武听说后,还特意同扮演关羽的陆树铭握手,这一幕也被镜头捕捉下来。
杨成武还饶有兴趣的说:
“你们是古代的将军,我是现代的将军,比较起来还是你们威风……”
有趣的是,当年长征路上,杨成武率领的红四团就是作为全军的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也使得杨成武在全军中享有“军中赵子龙”的美誉,就连毛主席也称他是白袍小将。
1967年,毛主席决定成立军委办事组,点名时任军委副秘书长兼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任组长,还在南巡时要求杨成武随行,并意味深长的表示:
“非子龙不可行也。”
这一奇特的缘分也不能不让人赞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