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聊斋志异》主要讲的什么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脍炙人口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小说家。

蒲松龄一生坎坷,长期过着潦倒的生活,因此使他亲身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特别是对中下层社会有着重长期的观察和理解,因而对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与斗争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和他们的爪牙们对善良人民的荼毒和压迫,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对之产生无限的愤慨。

所以作者从二十岁开始写作,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内容多写狐鬼花妖,借以暴露当时社会的丑恶,溶进了作者一生的痛苦、不平和郁愤。反映了我国十七世纪的时代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该书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经作者丰富想象,通过人鬼相杂、幽明相间的艺术画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讽刺科举制度的虚伪和种种弊端,歌颂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批判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作品一方面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曲折而自由地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斗争,一方面又充分利用这类特殊形象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鲜明表达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如:《画皮》,揭露披着美丽伪装以害人的恶魔的伎俩。

《婴宁》,歌颂了少女无视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梦狼》,则是用神话的写法,指出了当时的官即是虎,吏就是狼。

《促织》,则借主人公成名的遭遇,对当时政治的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

《劳山道士》,讽刺投机取巧和浅尝辄止者必然碰壁。

巜席方平》,深入剖析了整个官僚统治机构的丑恶本质。

《红玉》,则是描写了人侠和狐侠锄强扶弱、为被迫害的人民复仇。

作品构思奇巧,既幻异曲折,跌宕多变,又脉络分明,叙次井然,且以文笔洗练,描绘细腻见长。既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又给人以现实主义的真实感。

至现代,也有一些《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改编拍摄成了影视作品,如:《画皮》等等。更有人在“假如四大名著取消一个,你选择用哪个小说补上?“的问答中,毫不犹豫地推选了一一《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简介

1、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贡生。

2、作品

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他曾写了14种俚曲。

3、作品影响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并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方刊刻行世。

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