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好久,还是决定说几句。
有这么一部电影。
上映15天,票房124万,每天净增票房只有一两万,妥妥的小透明。
但反差的是,它的豆瓣评分高达8.3。
是今年国产片第一高分。
事出反常?
在它的身上,或许,这是一种无奈的必然。
没错。
无数人站出来呼吁观众进场,可始终不见起色的:
乘船而去
它的失利似乎可以“预见”:导演是新人,主演阵容中最出名的只有一个刘丹,《开端》中的锅姨。
在流量决定一切的当下。
这样的阵容放出来只有被忽视的命运。
而更重要的。
相比于那些煽动着大众情绪,靠短视频式的打法争夺观众眼球的电影。
《乘船而去》更像一种私人记忆。
这样的电影,从来就不会带来什么样的话题,以及注意力。
但。
就像鲁迅说的,“从来如此,便对吗?”
今天,Sir有几句话要说。
01
《乘船而去》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片段便可以说清:
医院里。
年过70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救还是不救?
大女儿说救。
就像她说的,现在科学发达,人可能活到100岁,哪怕是砸锅卖铁,也得想尽一切办法把母亲救回来。
但儿子呢?
他却很是质疑这样的决定,为什么要为了那几乎没有的希望,不但每天花费三四万,还得让老人在痛苦中度过余生呢?
两人为此大吵。
这其实是个很经典的道德难题。
中国人讲究孝道,自古以来,那些流传的孝道故事中,总是被极悲壮的自我牺牲情节充斥着,譬如割肉救母、卖身葬父、卖儿埋母、恣蚊饱血等等等等。
越是惨烈,越值得歌颂。
也正是如此。
秉持着传统价值观的大女儿,在生意失利的情况下,依旧不顾一切地决定全力去挽救母亲,她放弃了事业,卖了自己的车,并试图参与一项未经证实的靶向药实验,用尽全身力气。
但问题是。
在这壮烈的举动之下,有谁真的考虑到母亲的意愿吗?
于是有一天晚上。
老太太穿戴整齐,拔下吊针,走出病房,她跟护士还有大女儿抗争着:“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走?凭什么不让我走?”
为什么?
因为冰冷的病房和吊瓶、雪白的病床和墙壁,这些都是她所不熟悉的现代化设施。
她更想回到熟悉的运河边、乡村里。
是的。
“救母”的故事下,藏着的,其实是一个“归宿”的话题。
大女儿看到的是未来:
就像她与老公争吵的那一幕,眼里所看到的,只有未来可能会怎样。
而丝毫不在乎眼前的困境。
她会为了想象中的未来拼尽全力,遗忘了现在。
儿子着眼于当下:
在故事中,他始终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代表着一种模糊的意象,身份不明、职业不明、关系不明。
是一种现代人的精神游离与心灵漂泊的状态。
也是因此,他会选择让母亲在剩下的不多的日子里,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而母亲则在意过去:
一个片段。
在影片的开头,我们便可以看到,在子女身处各地的情况下,母亲还在运河边的家乡住着。
吃着自己种的南瓜、腌着自己的鸡蛋。
她行走在乡村里,过着一种古朴而传统的生活。
怀旧?
不。
就像预告片结尾说的,“找到你的家”。
所谓家。
其实是一种生活的选择,也是我们对“归宿”这个词的选择。
小镇便是母亲的家。
也会是她最终的归宿。
但问题是,影片探讨的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吗?
当然不。
它想说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家。
02
导演陈小雨在自述中曾经说过一句话:“家这样一个听上去理应提供安全感的固定的地方,在现代社会却是流动的。”
他指的当然不是家乡。
而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之下,拥抱了现代化的年轻人,离开故乡后所寻找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词是问题的关键:
身份。
当那个代表着“故乡”的母亲去世,如何寻找自己的身份,便成了姐弟二人迫在眉睫的问题。
就拿大女儿来说。
她的身份是固定的,同时,也是暧昧不明的。
和很多当代青年一样。
她是个离开了小镇,并在城市生根发芽的都市人,她在上海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嫁给了一个来自美国的丈夫。
看起来是成功人士。
但问题是。
越是西化,她的面目就越是模糊。
她是乡下人吗?
不是。
她在影片里的生活方式其实与故乡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一个细节就是。
哪怕是她搬回了乡下,在病床边陪伴着母亲。
她的手里。
还是时刻离不开一个笔记本。
那是她与这个世界连接的工具。
那么,她是上海人吗?
也不是。
就像她舅舅骂她的那样,“你以为你真的是上海人了?”
在他们眼中。
她只不过是一个在上海打工的人而已。
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对她来说,能够抓住的根,似乎就只剩了一个:她是家中的长女。
她需要以此来确定自己的身份。
也是因此。
她会每个月都拖家带口地回一次老家,哪怕母亲给她的咸鸭蛋没腌好,她最终会扔掉,可依然会接受这份礼物。
因为这是她与这个家庭的联系。
更是因此。
她会越过母亲的个人意志,想要强行让母亲接受治疗,想要奋力地挽救母亲的疾病,想要为母亲的死承担起责任。
她承担着对整个家庭更有责任感的“大家长式”的角色。
但问题是。
对于传统社会来说,女性本身,又是边缘化的角色。
一个例子。
在商量母亲的葬礼时,无论是村里的长辈,还是许久未见的舅舅,都要求儿子承担起责任。
而对于大女儿的描述。
则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所以你看。
即便她再成功,再努力,可终究,也寻不回自己身份的确证。
她始终漂浮半空。
无法找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归宿。
而这。
也似乎是当代很多人的普遍困惑。
当下年轻人“断亲潮”成为一种大势,过年不回家、与亲戚不往来成为新的习惯。
但问题是,断亲之后呢?
我们该何去何从?
电影借着大女儿的儿子,阿涛之口说出了答案。
那是外婆生前和阿涛的一段对话,她对远行的阿涛说,“你现在长大了,爸爸妈妈的家,都不是你的家。”
那什么才是他的“家”?
“家可以在很远的地方,但你要去找到你的家。”
是的。
对于Sir来说,《乘船而去》就是一个寻找“家”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这寻找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认识真实的自己。
并重新出发。
03
所以你大概也看出来了,这部电影其实就是导演的私人记忆,以及在这过程中的所感所想。
类似家庭私影像。
而这其中,着墨最深的,其实是对自己外婆的记忆。
正如导演所说。
“我要拍一部电影,记住故乡,记住外婆,记住在路上寻找家的每一个疲惫的灵魂,记住他们的勇气,以及我们所需要的宽慰。”
这部电影其实是献给外婆的礼物。
毫无疑问。
这样的电影可以打动观众,感染到很多人。
但却不能引发更大层面的共鸣。
毕竟它本就不是冲着票房,冲着大众去的。
可是。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下的票房与影片评分似乎已走向截然相反的两端。
假设你翻开豆瓣。
大概率会觉得中国电影正在处于文艺复兴时段,几乎每部都取得了很高分,其中《白日之下》8.0,《年少日记》8.5,《乘船而去》8.3。
仿佛一个天堂。
但如果你打开票房软件,也会发现,这些电影的观影人数都很少,三部高分电影,在今天的票房榜上分别位于7、16、30位,加起来也没上映了23天的,包贝尔4.4分的《大反派》高。
瞬间又变成了地狱。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商业规律使然,毕竟没有明星就没有流量,没有话题就没有热度,而当下的电影市场,也几乎是靠流量和热度撑起来了。
但问题是。
对于我们影迷来说,走进电影院只是为了那些明星和话题吗?我们看电影,只是贪图一场热闹吗?
当然不。
Sir觉得,不管在什么时代,影迷的诉求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一场“好”电影。
什么是好电影?
这个话题很大,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或许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
但在所有的答案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其实只有一个词:
真挚。
这真挚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态度上的,可以说是影片中注入的情感,也可以说是为影片付出的努力。
它是一种纯粹的创作方式。
所以你看《乘船而去》,会觉得影片没有可以成为话题的机会吗?
也有。
片中有一幕,在一个宁静无人的夜晚,当母亲终于忍受不了疾病的痛苦,把呼吸面罩从脸上摘下来时,儿子看到了。
该怎么做?
如果他此时假装没看见,让母亲摆脱死亡,想必也会引起许多讨论。
这是人性的挣扎。
而影片呢。
儿子顿了许久,终于还是默默地帮她把氧气面罩戴了回去。
导演选择了情感主导。
他不会为了制造话题来制造冲突,也不会为了吸引大众而故作悬疑,这使得这部电影显得极其纯粹,纯粹得与当下的潮流,格格不入。
而这些。
恰恰是在技术评判的标准之外,最值得赞赏的品质。
可惜的是。
在当下,这样的电影天生处于弱势。
它们叫不出声响。
更无法被人看到。
就像《乘船而去》,Sir去看了两次,两次都是在一个很偏僻的时间段里,同样,两次都是“包场”。
当然无意于责怪影院。
毕竟商业机构盈利为先,它们至今还能排片就已经做到最大努力了。
也无意于责怪观众。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电影确实不会引起什么兴趣。
但偏偏。
这样一个无法责怪的状况,其实也就引发了一种恶性循环,那就是小成本电影拍得再好,能看到的观众也会越来越少。
以至没有声响地死去。
终于等到了下线的那一天,恐怕,很多人还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该怎么说呢。
可能有时候啊,并不是说没有好电影看,而是在遇到好电影时,我们也总会以各种理由抛弃它们。
并视而不见。
所以,Sir不希望一部好的电影就此被埋没。
更不希望。
我们又重新退回到,那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助理:Pear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