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客观只是两个字。
但要做到这一点,究竟有多难,可以去问问四大天王的拥趸。
比如最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说四大之首是虚的我认,你说黎明92-95赢刘德华我也认,你说黎明95-98成为看客我不认,四大就别较真了都是一路长虹,换句话说都差不多,你说他好,他说她好,谁也别想碾压谁,就拿四大时期郭富城都不遑多让。”
认同一句,没有什么“四大之首”。
而很巧合,若以同期闪耀而论,他们几乎刚好走过十年。
这是不是一个定数?
1990年,大戏开场。
若论爆红,这个头衔无疑该给郭富城。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当知书中如何描写猴王出世,“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金光艳艳,惊动天地四方。
郭富城凭一曲《对你爱不完》,全亚洲热卖破百万张,又凭一个发型,风靡整个华语世界的少年男女。
有何区别?
次年再发两张专辑,声威不跌,仍然尽皆大破百万张销量。
这种无双无对的成绩,直接将他从一介乐坛新丁,推上了香港乐坛天王的位置。
但很有趣的是,随着1992年他回港封王,在整个华语世界的声势,不涨反跌,又恰如《西游记》所写那句,“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相形之下,刘德华首夺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黎明拿新人奖,乃及张、刘、黎并称三剑客等等事件,光芒都要略暗一些。
1993年,四人竞逐正式开始。
而随着刘德华和郭富城先后转入华纳,天王竞逐的背后,很明显就有了唱片公司的身影,也似乎可以理解为,宝丽金与华纳两大唱片公司在“对打”。
以前见过一种说法。
就十大劲歌金曲而言,作为顶级大奖,最受欢迎歌手奖与金曲金奖,不可以由同一家唱片公司的人全部拿走。
但实际上即便以天王年代来观察,也更近乎宝丽金唱片公司的“一家独大”。
因为在1993年、1995年和1996年,这两个大奖,都被同在宝丽金唱片公司的张学友和黎明拿走了,其他年份则必被瓜分。
而更夸张的是,金曲金奖甚至被张学友和黎明,联手垄断八年。
当然要恭喜两位天王。
然未必合理。
我们来看看歌曲目录。
这八首拿金曲金奖的歌曲,分别是《每天爱你多一些》、《分手总要在雨天》、《只想一生跟你走》、《哪有一天不想你》、《离开以后》、《情深说话未曾讲》、《只要为我爱一天》和《我这样爱你》。
从同期来讲,刘德华和郭富城则有,《一起走过的日子》、《真我的风采》、《纯真传说》、《听风的歌》、《爱的呼唤》、《你是我的女人》和《一变倾城》这七首歌曲,可堪争雄。
无论从词曲还是演绎实力来讲,上述歌曲,其实很难分出高下,甚至没有上榜的歌曲,也其实或可战而胜之。
只不过,如果结合昔年奖项走势,也似乎很容易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不合理”的局面。
四个人情况各不相同。
张学友直到1996年才拿了唯一一次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黎明在1995年之后,再没有“沾手”过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刘德华在十一年里拿了五次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郭富城则在四年里三夺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就此而论,其实也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公平。
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四人,毫无悬念地垄断了几乎所有大奖。
当时间来到一九九八年。
这不但是郭富城的个人巅峰,也是华纳唱片对宝丽金唱片的大胜。
在这一年,郭富城一个人,垄断了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的男歌手顶级大奖,声势之恐怖,无以言表。
宝丽金唱片内部,甚至传出了,欲以八千万的价码,从华纳唱片手里挖人的消息。
这个时候,黎明已经转投索尼唱片,只剩张学友一张王牌,而郭富城与华纳唱片的合约也正好即将到期。
所以,这个消息也不算空穴来风。
如果不是宝丽金随即被环球唱片收购,这件事说不定真有可能。
再者,此时的郭富城,不但乐坛巅峰,更有百事巨星和嘉禾新人王的身份在手,横跨歌、舞、影和广告多个领域称王。
在娱乐圈历史上,这实属从来未见的一时盛况。
四大天王里面,谁人最为励志?
毫无疑问,首推郭富城。
这当然并不是所谓,他从“最末”的天王逆袭登顶,这种认知不值一驳。
封王之前,他已经是绝大多数华语歌手不可企及的存在,但他仍然选择,回到粤语歌坛,去以“新丁”身份从头来过。
可能有人会说,这算什么“新丁”?
没错,他在香港乐坛的开局,一开始就是“天王”。
但他没有作品。
被封“四大天王”的时候,他甚至连首张粤语专辑都还没有发行,而又因为资历和早期唱功的薄弱,被当时一些港媒和业内人士,各种数落。
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真是咬着牙步步前行。
尤其从《狂野之城》开始,一路从《铁幕诱惑》、《纯真传说》、《备忘录》而至《听风的歌》、《爱的呼唤》、《唱这歌》、《风里密码》和《一变倾城》,你可以在每一张专辑,听得出他在咬字、气息、唱腔和技巧方面的进步。且幅度惊人。
这当真可称乐坛奇迹。
十年竞逐。
涵盖了天赋、时运和个体努力等综合因素在内,一开始就是实力与成绩说话,所谓“天王”,并没有任何侥幸成分。
多年以后,他们都已晋身传奇。
无双无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