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久未公开露面的新加坡老牌歌手许美静在南京举办的“见面音乐会”引发广泛关注。观众反馈称其全场敷衍划水,部分金曲由乐队代唱,堪称诈骗,而现场大喊“退票”的短视频在一夜之间,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老歌手的情怀营销失败了吗,为何这一次的舆论风波如此之大?
据了解,事件起源于4月20日,许美静在南京举办“‘梦见’许美静见面音乐会”,此次在南京演出的体育馆可容纳8000人,导致很多观众认为这就是演唱会,观演预期与现场出现巨大差距引发了观众的集体愤怒。
从曾经五月天轰轰烈烈的假唱事件,到如今许美静的“歌迷见面会”被主办方混淆为“演唱会”事件,演唱会俨然成为欺诈消费者的重灾区。在这背后,折射出演唱会市场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问题。(回顾:)
大演报告显示,2023年,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票房收入146亿元,票房贡献率达29.7%。今年以来,一度火热的演唱会经济似乎逐渐走向冷静,多位明星的演唱会出现无法售罄和票房不佳的情况。(回顾:)
对此,我们不禁思考,在今年演唱会项目投资风险加大的背景下,马太效应明显,演唱会的“花式内卷”将如何带动市场洗牌?
“最水演唱会面世”
我们先来回顾这场被媒体和观众称之为“史上最水演唱会”的前因后果。
从此次现场歌迷愤怒的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层面: 第一、一场长达120分钟的演出,经纪人和观众互动了将近70分钟; 第二、许美静唱歌的时间实在太短,只唱了6首冷门歌曲,加起来仅约30分钟; 第三、许美静本人没有演唱代表性金曲,《蔓延》《遗憾》《城里的月光》等经典歌曲自己只敷衍性的唱了几句,就交给了乐队演唱或台下大合唱; 第四、现场选出的歌迷疑似事先安排好的环节。
4月22日,针对观众对许美静南京见面音乐会的多个质疑,许美静的经纪团队通过新加坡媒体进行了回应,称当晚因为是歌迷见面会,所以有互动环节,理解歌迷失望和不满的情绪,再次为此致上诚挚歉意,虚心接受所有善意的批评和建议。
据经纪团队解释回应称:“美静全程全开麦真唱,没请人代唱。在屏幕上分享一段文字时,导演播放了半首没在歌单里的《倾城》作背景音乐,歌手没在台上,也没有假唱这事。因为是歌迷见面会,所以有互动环节;随机抽选歌迷也是真实的,互动交流也是真情流露,并没有预先安排、演练、作假。”
许美静在南京演出的宣传海报表述的确是“见面音乐会”而非“演唱会”,票价分为四档:380元、680元、980元和1280元。大麦相关购票页面显示,这一场演出的最低演唱曲目为15首,最低演出时长为100分钟,全场可售门票2400多张。
显然,这一事件再次将演唱会市场的“欺诈现象”推向台前。因为 “见面音乐会 ”这五个字 起得就很奇怪, 从 业内 惯例来看, 一般意 义上的歌迷见面会通常 在酒店或者商业性的 场所 举行, 歌手 会唱三五 首歌,更多的时间是 在和歌迷 互动。 而“见面 音乐会 ”的确可以理解为个人专 场,主办方不可能把活动 放 在演出 场馆 , 用 演唱会门票 的价格来 举办一个 “ 歌迷见面会”。
5月25日,许美静还将在武汉举办“梦见许美静见面音乐会”,而南京、武汉场的主办方均为深圳太古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曾落地C罗中国行开场秀、2023西城男孩巡回演唱会深圳站和“世界会变好”痛仰演唱会深圳站等文娱活动。
此外,武汉举办的知音专场名字不叫“看见音乐会”,而是“梦见音乐会”,票价与南京站相同,为380、580到1280元之间,均处于可预约的状态。不过,主办方回应媒体称,武汉站还未开始售票因此不存在暂停售票的情况。
考虑到许美静年事已高,如果经纪人团队和主办方能够在事先向歌迷说明许美静的身体状态,相信依然选择买票的歌迷在面对演唱会出现的状况时,会展现出更多的包容。毕竟,歌迷们对偶像的热爱是基于对其艺术成就和身体状况的了解。事先说明这一点,既能减轻歌迷的失望情绪,也有助于降低事后的舆论风波。
然而,主办方大概率是出于票房的考虑,反而用所谓“见面音乐会”的名号混淆视听,企图蒙混过关。这种做法不仅误导了歌迷,也使得事后的舆论风波更加剧烈。事后,主办方试图以“歌迷见面会”的说法减轻来自歌迷的责骂,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推卸责任的策略,并不能掩盖其作为演唱会产品销售以及交付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毕竟,歌迷见面会与演唱会产品之间的定位和期待完全不同。主办方为了保证票房收入,选择掩盖事实,从而导致歌迷对演唱会的期望与实际状况产生巨大落差。这种落差直接激发了火爆全网的负面评价的产生,对许美静本人的声誉也带来了巨量的负面影响。
总结来看,经纪人团队和主办方在演唱会及歌迷见面会背后的失误和教训值得深思。经纪团队不应抱侥幸心理,应当尊重歌迷的知情权,让歌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演出主办方更应该诚实面对艺人的状态,不应该试图用虚假的名号蒙混过关,哪怕场地选在Livehouse都会好一些,用举办演唱会的方式售卖“歌迷见面会”,这种欺诈只会引发舆论愤怒的海啸。
演唱会口碑下滑,马太效应明显
为什么许美静划水能激起舆论如何巨大的风波?而伍佰演唱会可以“全程”让观众唱歌?
事实上,虽然与伍佰演唱会不用自己唱歌的各种段子横飞,但他本人在演唱会上非常敬业。如果伍佰真的是一个在演唱会上划水的歌手,根本不可能获得那么多年轻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捧。
如果去掉对场馆基础设施、音响设备和舞美灯光的要求,实际上,经历了去年的狂热之后,今年歌迷们对歌手和乐队在现场的“演出能力”要求变得更高了。
第一、唱功要求,从话题度来看,目前演唱会上歌手的唱功成为被观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部分歌手在现场演唱时出现走音、破音和气息不稳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歌迷的观感,当然,毕竟歌手是真唱,观众大都能理解,也更为敬佩唱功出色的歌手。至于在演唱会现场假唱,那是名副其实的欺诈行为,不能被原谅。
第二、演唱会的歌单安排,如果金曲和新歌之间的安排不合理,观众期待的经典歌曲未能现场演唱,或者Talking环节过多,比如,唱一首歌说一些含混不清的话,挤占了演出的时间,也会导致满意度下降,引发社交媒体吐槽;
第三、歌迷对现场的氛围感要求越来越高了,灯光舞美音效和现场福利,样样都要出色,再加上艺人本身的能力,譬如,薛之谦的互动时间,拥有了制造短视频爆款事件的能力。
如果演唱会现场艺人能给予歌迷足够的情绪价值,现场氛围出色,经短视频传播发酵后引发自来水推荐,对于艺人后续站次的宣发来说也变得更加重要了。
去年以来,与演唱会相关的负面热搜不短,诸多知名歌手纷纷陷入话题中心,演唱会俨然成为欺诈消费者的重灾区。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使得演唱会市场的口碑日渐下滑。
一方面,监管力度不足,市场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行为屡禁不止。另一方面,歌手及团队本身对演出质量的追求不高,过分关注票房收入,忽视了音乐本质。
看似欣欣向荣的市场背后,真实的情况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除了最头部的男女歌手,打折票的情况在各地普遍存在。显然,在演唱会“内卷”的同时,市场竞争正在变得更加激烈,马太效应日渐明显,演出商的投资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大。
从原因来看,经历了2023年的疯狂之后,观众对于演唱会的消费谨慎了很多,各类演唱会的频繁举办,使得观众对于演唱会的新鲜感下降,也影响了票房收入。在降温的过程中,多位明星演唱会出现无法售罄和票房不佳的案例,演唱会门票售罄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上座率下滑,一些歌手的演唱会门票甚至出现滞销情况,而品冠南宁的演唱会则直接取消。这些案例表明,演唱会市场降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有趣的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4月20日堪称今年演唱会竞争最“内卷”的夜晚之一。
据不完全盘点,当晚,周杰伦在杭州,蔡依林在温州、薛之谦在洛阳、凤凰传奇在常州、邓紫棋在佛山、李荣浩在北京鸟巢、张信哲在上海、杨千嬅在成都、新裤子乐队在上海、张学友在北京、林宥嘉在厦门海峡大剧院、陶喆在佛山、王心凌在南京、魏如萱在广州、林志炫在重庆、杨丞琳在宁波、A-Lin在佛山、张靓颖在福州、苏有朋在无锡、告五人在郑州、马思唯在深圳、Jony J在北京、许美静在南京、徐怀钰在上海、潘美辰在江门、小沈阳在哈尔滨、安溥在西安、信乐团在上海、八三夭在广州、罗大佑在上海……歌手们都在举办专场演唱会。
当晚,杭州、温州和佛山均出现了暴雨天气,尽管暴雨给周杰伦、蔡依林和邓紫棋的演唱会增添了些许的紧张氛围。然而,这并未影响到歌迷们的热情,反而使得这场演唱会更具意义。在雨中,三位华语顶级歌手用音乐为歌迷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盛宴。雨中,歌迷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歌手们的热情,更是传递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从马太效应来看,周杰伦杭州演唱会4天,超过20万场内观众,超过30万场外观众,累计超过50万观众在场内外观看他的演唱会 ;蔡依林温州站动员了3.5万多观众,票房收入约3300万元; 4月20日、21日,薛之谦“天外来物”巡回演唱会洛阳站举办,此前他在国内45座城市举办了95场演唱会,其中89场都在体育场; 4月13日-14日,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迎来五一假期前最火热的一个周末,超10万的全国各地歌迷赶来参加林俊杰演唱会; 4月,张杰在南昌的3场演唱会共售出门票13.2万张,门票占比的情况是省外占到了54.7%;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刚刚在北京华熙LIVE结束; 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前往观看凤凰传奇演唱会的现场短视频爆火出圈,引发全网关注……
就在今日,刘德华“今天…is the Day”巡回演唱会官宣定档。从官方海报可以看到,巡演首轮将覆盖上海、广州、北京、南京、杭州、深圳、成都、重庆8个城市,这也是刘德华时隔多年再次回归内地开唱。
接下来,2024陈奕迅武汉演唱会将在4月26号到5月5号晚的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办,4月20日,陈奕迅重庆站也正式官宣,将于2024年6月14日至16日、21日至23日晚7点,在华熙LIVE-鱼洞文体中心唱响6场。 同一天,2024周深十周年巡回演唱会官宣,计划去往上海、深圳、成都、贵阳、武汉、南京、杭州。
尽管当前演唱会市场呈现出降温的现象,但观众对于高品质演唱会的需求依然存在,头部明星效应依然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随着越来越多歌手的演唱会项目落地,消费端消费能力减弱的过程中,市场洗牌在所难免。部分实力较弱的投资者和演唱会承办方可能会逐渐退出市场,留下更具实力和经验的项目投资者。
总的来看,虽然手握一批头部艺人,但演唱会市场正从简单的明星效应转向更加注重内容质量和创新的阶段,以满足观众观演多元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