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团出品和演出的魔幻新杂剧造梦师之秘境》日前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首演并全网直播。在29岁的该剧总导演范宇鹏看来,“北京雨燕这种‘无脚鸟’一直飞翔永不落地、坚韧不拔执着于天空的精神,和我们这些年轻创作者很像。这个题材也特别契合‘大戏看北京’中倡导的北京精神。”

“造梦”不能只是“做梦”

2021年,范宇鹏曾在原创杂技剧《呼叫4921》中担任分场导演,跟中国杂技团建立起了深入合作。2022年年初,他又导演了一台各地巡演都颇受好评的作品《魔趣恒声》,之后正式入职中国杂技团。在做《魔趣恒声》的时候,他把两位金奖魔术师的作品包装成了一个利用多重艺术手段和跨界舞台元素的演出,那时他就觉得可以把魔术、杂技等艺术形式整合成有情节有内涵的剧作。于是,就有了这次魔幻新杂剧《造梦师之秘境》的创作。

整个戏的结构和梦有关,但范宇鹏却表示,自己其实“最不想做梦”:“因为一提到魔术,大家本来就觉得有点梦幻的感觉。但我不希望只是表现梦境,而希望这个梦一定要有深刻的人生意义。”范宇鹏提到对梦的理解时,也谈到了自己的从艺经历。他当年上舞蹈学院附中时,专业一直都是前一二名。然而练功极其认真的他,由于一次过度练习造成腰部受伤,不得不休学了半年。残酷的现实让他无法再做专业的舞蹈演员,于是开始向编导的方向努力奋斗。“当时谁也不看好我学编导,甚至以前最好的朋友和老师都远离了我,那个时候真的很孤独。”但范宇鹏非常要强,他勤奋学习编舞创作,坚持了三个半月,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现代舞编导专业。

正是由于坎坷的个人经历,让范宇鹏对“梦”有着深刻的理解:“我小时候因为做了一个梦,就把舞蹈当做一辈子的梦想,为此我努力报考舞蹈学院,后来又成了舞蹈编导,如今又做了导演,算是实现了人生梦想。但让我更有感触的,是一次梦醒。那次我因为前一天练舞练得特别累,浑身酸痛,醒来时,疼得都下不了床了。但我觉得这次梦醒是真实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梦想而拼命努力的现实过程。”因此,范宇鹏在《造梦师之秘境》中,试图表达内心一种强烈的感受:“梦要好好做,但最重要的是,应该珍惜好当下,把每一天每一件事都踏踏实实做好,这样离自己的梦想就越来越近了。”

选择“北京雨燕”有深意

《造梦师之秘境》以结构独特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当下“北京青年”在“精神世界”里与“北京雨燕”的奇遇故事。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材,29岁的范宇鹏表示,“我们这些搞创作的年轻人,不怕苦,也不怕艰难,虽然判断不出哪一片天空属于自己,也不知道未来的机会有多少,但就是永远带着执着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和北京雨燕执着于天空的精神,特别像。”

范宇鹏把这个戏的主人公设定为一个游戏设计师,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愿与别人交流,他沉迷于自己的虚幻世界,导致他在现实生活中很失败,但他梦想出来的“秘境”里却应有尽有。最后,他终于梦醒了,而他在虚幻世界里经历的所有事,给了他一个重新面对人生的蜕变和认知,让他敢于推开自己的家门,去呼吸外面的空气。

不过,这还只是故事的其中一个层面,观众最后会发现,还有一个叫做“雨燕”的女编剧,是她写出了游戏设计师这样一个角色的故事。这种多层嵌套结构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反转,特别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趣味和心理。范宇鹏也正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带给大家一些共鸣和反思:“我希望这个新杂剧,能让新青年们感受到,我们要像北京雨燕一样,把真正的天空远方还有广阔的世界,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努力扇动翅膀,一直飞翔一直前进。”

融合众多艺术形式创新

范宇鹏执导过舞剧、音乐剧、晚会、运动会开幕式、实景演出,还有马戏、秀场。这次创作《造梦师之秘境》,相当于将以前的经验进行了一个整合。虽然之前已经做过大大小小二三十个不同的项目,但这次是他觉得最难的一次创作。“这部作品很大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呈现魔术。我们要通过各种视觉手段,灯光处理,让观众感受到很好的效果。”

范宇鹏认为:“魔术和舞蹈不一样,舞蹈不管跳多少遍,都会觉得很美,而魔术只有在你不知道秘密时,会觉得特别新奇。所以我们要对魔术进行严格的保护,包括道具的使用、转场的过程。只有让观众感到惊喜,才能有特别好的效果。”

“有人问我这到底是个什么剧?我说它既不是舞剧,也不是音乐剧,不是杂技剧,也不是魔术剧,我把它定位为‘新杂剧’。”范宇鹏解释,“‘新’,是我认为新时代下,应该做有创新的新作品;‘杂’,并不是杂技的‘杂’,而是艺术形式多元化的‘杂’。我觉得,任何一个职业,任何一种艺术,都会随着时代变化发展。我希望我的作品也能出新,让新时代的观众们感受到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