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什么是“道不远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如何理解

什么是“道不远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谢邀

何为道不远人?

从小方面讲,“道”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是鉴别善与恶,

真与伪的试金石,也是人生方向……

按现代大方向上讲,个人认为

应该理解为:“任何执政者在制定和出台政策过程中都不能偏离和脱离人民群众的需求。政策即“道”,“道”不能远离百姓,一切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条条政策通百姓,即大“道”

也!。

经商需要讲“道”,“道”即诚信。

交友也讲“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连古代强盗都讲:大盗亦道。

家庭需要讲“道”,“道”就是互相忠

诚,不背叛;再大的困难也不离不弃……。

所谓,道不远人;即,人在选择人生道路上的方向时,应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不能偏离向善行善及大众行进的轨道……。

以上是本人愚见,不足之处,见谅!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如何理解

邀请创作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翻译如下:

孔子说:“仁道不会远离人世众生。先知先觉的人(君子、贤人、圣人)在传播、实行、弘扬仁道的过程中如果疏远众生,这样的人是不可以传承并发展仁道的。”

理解上述句子的难点在于句子中的“人”含义并不相同,第二个人指“先知先觉的人”,指君子、贤人、圣人,而前后两个“人”指众生、百姓。《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中有这样的句子: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先知先觉的人”即为“生而知之者”。

有人将原话简化成“道不远人,远人非道”,简则简矣,而情味和含义大变。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陈述的对象是“道”,指出了道和人生社会水乳交融的亲和关系:道,源于社会又服务社会,指引人生。

而孔子论述的重点是君子如何传道弘道,其前提条件是尊重人,亲近人,如此才能引导人,教育人,使他们向道、明道、行道。

原文可以想见孔子和蔼可亲的仁者形象,改句虽富含哲理却显得冷漠生硬,像高蹈云端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