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人们以12地支记载年历。其中“寅”为岁首,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依次,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是午月开始的第五天,“午”与“五”同音,端五这一天又称端午。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人们为了缅怀屈原,逐渐演变成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船、吃粽子的传统节日,同时,还有在家门上挂艾草和纸葫芦的习俗。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有哪些和端午节有关的凄美历史传说
有哪些于端午的传奇故事?
断桥白娘子与许仙,一把油纸伞白娘子和许仙拉开了感情的序幕。说说白蛇的来历,传说上八洞神仙吕洞宾来到人间,看人间的集市很热闹不像天庭,洞府宫规森严,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卖桂花汤圆的老翁,生意不错,正好有一妇女抱着一个孩子哭着要吃汤圆,而刚出锅的汤圆又烫,吕洞宾就吹了一口仙气,减少一下热量,谁知小孩吃了一口烫嘴把汤圆掉了一半,因汤圆挑子在桥上,掉下的一半正好掉白蛇嘴里,从此白蛇修练成人,而这个吃汤圆的孩子就是许仙,吕洞宾吹一口仙气,创造了奇迹,成就了二人的姻缘流传至今。还拍成电视剧。
说的是许仙与白娘子完婚以后,开个药铺悬壶济世过着男欢女爱,浪漫的夫妻生活,人与妖为了爱竟能成为伴侣。
可事情并没有想像的这么完美,金山寺老方丈法海道行高深,看有妖气透空,明查暗访,终于找到了白素贞的下落。
法海找到许仙说你娘子是白蛇修练而成,有千年道行才修为人形,许仙不信,法海讲这还不简单,你家是开药店的端午弄点雄黄酒一喝你娘子在午时原形毕露,许仙心里不踏实,瑞午炒两个小菜给娘子倒上雄黄酒,白素贞心知明,自持有千年修为,为了宽许仙之心,打消许仙之顾虑免强喝了两杯,吃完饭白贞说上床休息一会,哪知雄黄天生是蛇的克星,在迷迷糊糊昏睡中显了原形,许仙心里骂着法海胡说八道,娘子不是好好的吗?出于好奇许仙掀开帐子一看大叫一声昏死在地,白素贞现了形,整个一条大白蛇把床装得满满的。
这下也吓坏了白素贞她懂得要救许仙只有上昆仑山盗得仙草(灵芝)那可谓九死一生,因仙草有仙童,鹤童把守根本无法盗取,一场大战白素贞差点送命,在激战中惊动了白鹤二童子的
师父仙翁,白说明原由,仙翁念她救夫心切,也是一件好事才送了她一株灵芝仙草,回来后救活许仙。
法海还是不放过许仙,把他弄到金山寺做徒弟两人不得见面,才惹怒白蛇水漫金山,与法海斗法,这事淹了多少附近百姓,犯了天条,白素贞被收压雷锋塔下。这后来引起小青上山修练为白娘子报仇等被传为美谈,这是后话。
现市场还有卖艾叶的,说端午挂在门口,可挡蛇虫,去温役。
有许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你最欣赏哪一首
谢美意相邀……奉命而作
端午是一曲风花雪月的爱情歌
作为诗的国度、词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端午节就是浸润在诗词歌咏中的风俗长卷。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无数美妙的诗词华章,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收录端午诗词上百首,或追思屈子,或寄诗龙舟,或咏叹离别……苏东坡更是唱出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情歌……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端午,是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生死相许凄美的爱情歌。端午节亦称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每逢端午,古人采百草(中草药)、沐兰汤(用草药浸水沐浴)成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有“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的诗句。苏东坡献给王朝云的《浣溪沙·端午》词,透露了古人端午兰汤沐浴、腕绕五彩线、发鬓斜挂平安符的习俗,也留下了才情苏东坡在风情端午的绵绵情话,词云:“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才情苏东坡,36岁时与王朝云邂逅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西子湖上,惊艳于朝云才艺,传说留下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王朝云,字子霞,歌女出身,温婉可人、善解人意,苏东坡赞王朝云“敏而好义,忠敬若一”,是他情意相投的红颜知己。宋人费衮的《梁溪漫志》,留下东坡与朝云一段趣闻: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最“懂”他的女人。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
“美如春圆,目若晨曦”,苏东坡弟子秦观,这样描写他小师母的美貌与气质。苏东坡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的《浣溪沙·端午》词中“佳人相见一千年”一句,是在风情端午向王朝云发出的祈愿天长地久,永谐情好的爱情誓言,也表达了对朝云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遇见苏东坡这位“不知更几百年才出”的“如此人物”(王安石语),一位怜她、爱她的好情人,一位豁达率真、才情豪放的大丈夫,王朝云无疑是幸运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清初诗人何绛于六如亭上、朝云墓前,感怀东坡朝云这对才子佳人的旷世爱情,留下《朝云墓》诗,诗云:“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好一个“嫁得才人胜帝王”!朝云墓已成惠州人文景观保存至今,引得无数才情骚客深情凭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踏歌吟唱苏东坡“佳人相见一千年”的端午情歌。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