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写手》简直像是部为喜剧组合“三狗”量身定制的作品,北漂编剧的生活图解和以宋木子为首的喜剧创作者们,似乎有着高度的重合性,看似疯批的白日梦想家在追梦路上,也见证着别人的悲喜人生。
《银河写手》海报
影片讲述了新人编剧写出了自认为可以名垂青史的原创电影剧本,并在一群狐朋狗友的帮助下,开始寻找资方和制片人,试图将剧本搬上大银幕的故事。谁知啼笑皆非的追梦之旅,变成“有去无回”的逐渐认识世界和自己的路途。
从电影行业切入,又从电影看到更广泛的社会图景,近年来电影节展上有不少这样的产出。它们大多能够在合适的场域里,与观众碰撞出恰如其分的火花,引起银幕内外的共鸣,进而获得一众好口碑。而业内人和影迷们更为熟悉的行业梗和迷影梗,更为这些电影提供了一重“酒逢知己”的风味。魏书均的《永安镇故事集》、宁浩的《红毯先生》均属此列,当这样的电影要进入更广阔的大众市场,则要面临一些挑战。
《银河写手》剧照
《银河写手》在宣发上没有过多强调自身的行业属性。关于“地表最弱乙方”“打工人嘴替”等宣发标签,大众从物料上接收到的信息,应该更类似于跨年档大卖的讽刺喜剧《年会不能停》,加上之前“三狗”在喜剧舞台上留给观众的疯癫搞笑印象,对于去影院找笑料和找共鸣的期待,应该是观众观影的主要诉求。
结果坐进影院,你会发现,导演是来和你“谈人生”的。它不是一个热血的故事,按照一个合格的商业类型片的故事框架,主人公应该在一次次受挫后,获得成长并最终用一部成功的令人热泪盈眶或票房大卖的作品,啪啪打在每一个曾经打击伤害他们的脸上;年轻人追逐理想的路上可以困难重重、一波三折,但终将披荆斩棘、大杀四方。
《银河写手》剧照
但《银河写手》说的是另一个故事,是从两个小编剧试图让自己的剧本变成电影的一路上,见证的行业众生相,也是一种从自以为“怀才不遇”到接受自身的平庸,坦然拥抱“没有成长的成长”的无奈。
喝着无意义的酒,攒着沽名钓誉的局,北漂拖个箱子到处蹭房住的小演员,最终在狼人杀的主持人岗位上实践了自己的演技;饭局上笑得最灿烂,关心安抚所有人的那个温暖担当,转眼因为抑郁症自杀告别此生;久别重逢再见到曾经面目可憎的甲方,发现对方也同为开着滴滴为生计奔波的“天涯沦落人”;文艺男女青年可以在影展上一见钟情,迅速勾搭在一起,相濡以沫的伴侣,也可以和肝胆相照的兄弟莫名就给生活加点绿……
理想要经受现实毒打,结伴而行的人聚散无常。而画外音总是及时地响起,告诉观众,生活就是这么猝不及防,哪有什么合理性?身处其中的人能做的,只有学会接受。
《银河写手》剧照
“三狗”组合也一改往日的喜剧人面貌,不再延续综艺里夸张的表演风格,将被社会反复捶打的小人物演绎得饱满生动,争执、爆发、隐忍、妥协,都表现得走心动情。
其中也不乏亮眼的小巧思,比如演员时不时打破第四堵墙,与观众直接对话,比如将剧本埋葬立碑的荒诞感,片尾延伸到更遥远的关于“人类创作”的思考;还有用短视频解说的方式去解构著名的电影编剧理论《救猫咪》,直观地拆解电影叙事的套路,将视听语言与桥段设计的典型手法,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输出给观众,笑料新颖,趣味性与专业性并重,还很有讽刺意味。
在足够“专业”地拆解和玩味了电影的套路后,创作者给出了许多反套路的叙事,比如常常被用来作为叙事高潮或主人公觉醒转折的死亡,被处理成轻描淡写的注脚,拼尽全力的努力,在最后心平气和不了了之。反而是结合片尾字幕,导演和剧组自身的经历,收获奖项与掌声,走入院线面见观众的结尾,达成了传统意义上“圆满”的结局,也完成了一种情绪上的正向抒发。
《银河写手》剧照
坦白说,《银河写手》在观感上有不少矛盾点。它有好笑的部分,但笑点分布得稀疏,甚至本质上是个悲剧;它有意解构套路,又不自知地陷入种种刻板印象当中,以至于它在其中想要解构的部分(如对女性角色的刻画),甚至成了招来攻击的点;它有作者的表达,但观点有些大路货和无聊;它有明确的迷影倾向,又处处透露着希望拥抱更广泛观众的迎合。
“逐梦演艺圈”的那一套挫败法则,被侃侃而谈的制片人忽悠、数易其稿没了署名、不懂专业的投资人/甲方、为了钱忍气吞声的年轻人、电影节展的圈子文化、介绍人脉的“好处费”、出轨背叛或者追求前途分道扬镳的女朋友……这一切都很真实,司空见惯,没有新鲜的猎奇,行业外的人原本知道的也大差不差,但要说现实主义也谈不上,时不时要挠痒痒不忘自己是一部“喜剧”的自觉,让那些痛感无法落地。
《银河写手》剧照
就像电影里那个被改到面目全非的剧本,“都按你说的改了,但是不是不感动了”,整个电影也给人这种感觉,你说的都对、都真实,但是不是也没那么好看了?
它不是“不痛不痒”,反而是“又痛又痒”。创作者一面讨好观众,一面也在挑战观众,它不会产生“永安镇”或者是“红毯”那样晦涩的观感,但如果套用张了一在他爱情开始的那一幕问的那句“那你,爽了没有?”可能身为观众也很难给出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