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看了新上映的喜剧电影《银河写手》,我个人还是蛮中意的。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此片的创作历程以及实际内容,就必须得承认,这是国内非常少见且足够“松弛”的电影:创作者是一对编剧夫妻,他们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事情给拍出来了,这种“牛皮吹着吹着、吹到最后居然真把事儿办成了”的情况,和片子里的亮点如出一辙,如此有意思的好片,无论如何都该珍惜。
然而,这部在影迷、编剧等“小圈子”里倍受喜爱的片子,等到真上映后却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并没获得观众们广泛的青睐。
这点我觉得也很正常,除了缺乏宣发外,更重要的是,《银河写手》真正的优点和看点都偏专业、偏小众了些——故事需要逻辑,现实却往往没有逻辑,而我们又希望现实里的故事是有逻辑的,那种介于虚实之间、由骄傲和自嘲熬成的“鸡汤”,确实不适合于大多数人。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张了一和孙谈是两个拿着“好剧本”初出茅庐的编剧,作为(自诩为)银河系最强的乙方,他们要向甲方公司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银河写手》表面上最大的看点,便是他们用足够专业的手法,以及套路式的反套路,把整个片子都拍得非常好玩,笑点和情绪点也抓得很准。
比如影片呈现的结构设置和节点选取,就很像是一个大型剧本,两位主角预感自己的本子能被拍成电影上大银幕时,双眼里亮起来的是电影片公映许可证(龙标),闹腾完剧本版权注册后,还会突然闪出原创版权保护的条例等等。
最典型的一段,要数甲方和乙方一起拿“救猫咪”和“节拍器”说事儿后的解释,影片直接用了一串短视频解说模式的短片,解构自己的同时,还让本该俗套的东西变得高级、有趣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银河写手》对北漂群体的描绘也颇为传神。
一群满怀抱负又自命不凡的年轻人碰到一起,那日子想不多姿多彩都难,大家时常聚到一起谈天说地,有些人是真牛逼,可更多人只是吹牛逼而已(前有喝坏身子的蔡老板,后有开网约车的贝勒)……
但现实的困难丝毫不妨碍,这群没有大富大贵却活力无限的年轻人全情投入其中,可以为一个用词争执一下午,为一个好点子兴奋到下馆子。
所以,尽管《银河写手》主要讲的是编剧行业里酸甜苦辣的日常,但相信所有设计类、广告类等创意相关行业的朋友多少都会有共鸣。
这可不是短视频和网络段子里,对职场乱象的简单吐槽或泛泛而谈,而是真的触及到了切实的痛点。
就拿张了一和孙谈两人反复改剧本来说吧,影片早就突破了“改N版方案”的调侃,而更多展现了“人人都能指手画脚提意见”的无奈,甲方一句话自己就要去体验生活的配合,“服务业”人士忍气吞声与忍无可忍间的爆发等等。
我最喜欢《银河写手》的一点,是它把那种久违的年轻人的感觉拍出来了:
感觉自己特别牛逼,但其实又没什么了不起,自认为能靠本事做出一番事业、改变整个世界,最后却啥也改变不了,丧了三天三夜,觉累不爱、准备放弃的时候,忽然灵光一现,觉得自己又行了……
令我形成这份印象的,便是影片的高潮戏:张了一被甲方公司替换后,在路上立刻调整心态、踌躇满志,随时准备给一棵树、三名乘客、骑自行车的人写一个新故事,回家后发现女友周可可要搬家和分手,挽留不成,又躺在床上虚空敲打键盘,幻想出了周可可去而复返的剧情。
更别说在另一段幻想里,自己功成名就,成了大家口中“最棒的编剧”……那些瞬间,张了一仿佛是一个言出法随、无所不能的神明。
可一回到现实里,张了一还是那个事业爱情双失手的loser模样。
《银河写手》很好地做到了“模糊掉现实与故事之间的界限”,它既让观众看到了故事的逻辑性(主角的经历),又让观众感受到了现实的荒诞性(郑飞的自杀),还有两者间难以调和的悖论:就像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的《七秒人》剧本那样,一开始精彩得过于离奇,被修改到合理后又变得不精彩了。
可惜,也恰恰是这份充满活力和精准专业的特性,让《银河写手》失去了得到广泛共鸣的机会——因为“文无第一”,一个剧本好不好很难有绝对标准,比如《七秒人》的男二号到底是40多岁中年人比较好还是一条狗比较好?又或者说两个都挺好,还是两个都不好?
像编剧等行业,他们的工作价值往往是不容易被量化的,其从业者需要保持一份傲气似乎更好理解……因此,影片结尾时那句“没有成长也是一种成长”,放到具体语境里是可以成立的。
但更多行业的底层逻辑并非如此,他们的价值和成就感会体现在其他地方,电影里的论调就显得有些曲高和寡了。
影片宣传时既然打上了“打工人翻身”这样的字眼,我难免会想到几个月前名利双收的《年会不能停!》,那部片子其实设计得很宽泛,更多是从情绪价值出发,因此受到了热捧……相比之下,《银河写手》就拍得太具体了,且不说好坏,商业性方面肯定是远远不如的。
不过没关系,只要电波对上了,这就是部好电影,我挺喜欢的,也希望你能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