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峰执导,翁良平编剧,王一博、李沁、王阳领衔主演的《追风者》是一部谍战剧,但它别出心裁地以金融的视点切入,将金融与谍战相结合,使得剧情更为错综复杂,增加了不一样的智力对抗,拓宽了谍战剧的故事边界。
《追风者》海报
剧情聚焦1930年代的金融市场风貌和经济变革,揭示金融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重要性,以及在动荡年代中金融手段如何被用于政治目的,赋予剧作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历史厚重感。
我党地下工作者徐诺(王学圻 饰)接到情报:国民党金融改革,是为了给战争“输血”。
譬如剧中的金融改革,影射的是历史课本中的“四大家族”(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中,宋家与孔家的斗争。沈图南(王阳 饰)代表的是宋家的利益,虞老代表的是孔家。
金融+谍战,让《追风者》耳目一新。
除此之外,更多观众感兴趣的,是以魏若来(王一博 饰)为代表的时代青年的成长,尤其是他的信仰建立过程。
魏若来(王一博 饰)
主人公的信仰建立,是谍战剧的最核心母题之一,从《潜伏》《红色》到《叛逆者》再到这一次的《追风者》,皆是如此。崇高、伟大、可以牺牲一切去践行的信仰,不是凭空就产生的,主人公往往会经历从无知到睿智、从软弱到坚强、从彷徨到坚定的过程。
谍战剧的真正难点、也是看点:如何让主人公的信仰建立显得可信?这是一部谍战剧经典化的前提。
不同于余则成、林楠笙等人的地方是,刚出场的魏若来很年轻,并无任何信仰,人生理想也非常朴素,希望所学能报效祖国,希望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魏若来,是谍战剧的“新青年”。这是《追风者》在人物设定上的创新:一个对党派不甚了解的年轻人,如何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追风者》采取的叙事策略是:撇开政治立场,先让观众去了解和熟悉魏若来是个怎样的人。
魏若来很善良,他内心纯净,行事公正,不走歪门邪道来获取私利。
剧集的第一场戏,是魏若来冒险帮同乡帮会查账。帮派老大邀请魏若来去帮会做账房,承诺给魏若来优厚的待遇,保证上海滩没人敢欺负他。哪怕有利益的诱惑,魏若来也不为所动。
魏若来拒绝帮会老大开出的诱人条件
下一场戏,是魏若来在彼时破败不堪的上海七宝街的市井生活。他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后来他进了中央银行工作,更资深的黄秘书(宋帅 饰)让他搬出七宝街,魏若来表示自己在这里住习惯了,黄秘书提醒他不要说自己住在七宝街这个“贫民窟”。但魏若来并不以此“为耻”,他有情有义、不忘本。
黄秘书提醒魏若来不要提出身
魏若来在中央银行站稳脚跟,月薪涨到五十块大洋,他仍租住在七宝街,跟大家相亲相爱。
除了善良、有情义外,《追风者》着重凸显的魏若来的另一品质是:对事业、对诺言有着矢志不渝的忠诚,哪怕面对生死抉择仍能坚持原则,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是可信赖和依赖的对象。
进入中央银行,上司沈图南交代给魏若来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阻止一个企图转移资产的资本家逃离。魏若来为了完成任务被打得鼻青脸肿、满脸是血,哪怕被枪顶着也死死抱着对方的腿。他是一个为了正确的事豁出命的人。
魏若来誓死保护央行财产
身为共产党人的哥哥魏若川临终前希望魏若来向组织转交金条。魏若来甘冒巨大风险,也要兑现哥哥的遗愿。
魏若来要完成哥哥的遗愿
在谈论信仰之前,《追风者》先将一个展现出良好品格的青年给立住了。一个良善的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更可能选择正义和信仰,这为魏若来后续选择坚定的政治信仰提供合理性和动机铺垫。
当然,魏若来不是时代的局外人,在那个剧烈变革的年代里,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在进入任何党派之前,魏若来就有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他对祖国、对人民有着非常朴素的情感。
比如魏若来进入中央银行的第一次面试,他向沈图南诚恳表示,“我大中华积贫积弱……若来愿毕生所学报效国家”;在他为自己争取而来的第二次“面试”中,言辞更为恳切,他知道当今是个“乱世”,“大人物杯觥交错、谈笑风生,吸草民骨血肥其自身”,他想跟沈图南一起“改变这贪婪又万恶的金融圈”……
魏若来有朴素的爱国情怀
在与沈图南的一次对话中,魏若来表达了他所期待的金融改革是:“一个健康良性的社会,应该自上而下,进行财富再分配,制定最公平最合理的法律,让有钱人能够合法经营,穷苦百姓也能老有所依,而不是像现在,大多数财富都集中在……”
魏若来有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一种从心底里生发出来的对民众疾苦的关切,他萌发出想要报效祖国的愿望。这为魏若来如何从普通人的朴素情感,升华到崇高的革命信念提供了强有力的动机。
不过,由于一开始对沈图南的忠诚、信赖以及知遇之恩的感激,魏若来以为沈图南所走的,就一定是对的路,沈图南做的,就一定是对的事。
这时,他对党派与信仰仍是模糊的。比如我党地下工作者沈近真(李沁 饰)问魏若来,有人的死重于泰山、有人轻于鸿毛,“你觉得你哥属于哪一种?”魏若来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但是,他一定是为信仰而死的。”
魏若来不知道哥哥选择的路是否正确
相较于哥哥的信仰,此时的魏若来更信赖的是沈图南。虽然魏若来对于共产党人有天然的亲近(包括他不拆穿裁缝的地下工作者身份),但由于沈图南是坚定的三民主义者,令魏若来对共产党的态度也偏向于“中立”。
魏若来为什么更信任沈图南?《追风者》不疾不徐、有理有据地给出充满说服力的刻画。沈图南与魏若来的关系,也构成这部剧的一大看点。
首先,沈图南对魏若来有知遇之恩,是他人生道路中的伯乐和贵人。沈图南让魏若来得以成为他的助理、进入中央银行工作,为魏若来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没有沈图南的慧眼识珠和信任支持,魏若来可能就与他所热爱的金融无缘了。
其次,魏若来崇拜沈图南。沈图南是真正有信仰的人,虽然他信仰的是三民主义。面对关税保管权改革的巨大阻力以及各种各样的暗杀,沈图南破釜沉舟、无畏向前,他的初心确实是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一个更好的中国。这与魏若来朴素的爱国情怀不谋而合。沈图南的人生境界、理想抱负以及他对信仰的坚守,引发魏若来对他深深的尊敬和崇拜之情。每每沈图南在谈一些宏图大志的时候,魏若来看沈图南的眼神,真的是满满的崇拜。
魏若来此时很崇拜沈图南
再则,沈图南对魏若来是真的好,魏若来也能感受到这一份好。比如魏若来在央行分配考试中不理想。魏若来不敢上场与黄秘书PK,他平时忙得团团转,根本抽不出太多时间参加业务培训。沈图南为此大失所望,他训了魏若来一句,“你力争上游了吗?”训斥,是因为沈图南太重视魏若来。
沈图南失望的眼神
好在魏若来没有丢脸,在每日结算比赛中胜出,并坚定选择继续做沈图南的秘书。沈图南的笑容是家长看孩子成器了一般,骄傲的、满意的。
沈图南满意的表情
在一次股价大战中,魏若来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年轻气盛、自视过高败下阵来,但没关系,沈图南会给他兜底。沈图南早知道魏若来会受挫,但他就是愿意给魏若来这样的成长机会。
沈图南格外器重魏若来
沈图南不怕魏若来失败,他希望的是魏若来在失败中成长。
批评完魏若来后,沈图南带魏若来去买西服、买鞋子。魏若来嫌贵不舍得下手,沈图南让魏若来看镜子,看到了什么。沈图南说:“我看到的,是一颗冉冉升起的金融之星。现在看来或许有点稚嫩,但是用不了多久,全上海银行界的同仁们,都会以认识你为荣。”
沈图南的话,让魏若来明显有了自信
魏若来刚刚经历一次挫败,沈图南的肯定给了他自尊与自信。魏若来说,“先生说的我都信”。
之于此时的魏若来而言,沈图南亦师亦友:在他迷惘时,指明了方向,在他进步时,为他骄傲,在他遇到困难挫折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所以,他可以为沈图南卖命,“反正我这条命也不值几个钱,都交给先生了”。他会这样说“先生的命,对中国很重要”。当沈近真问,“那对你呢”,他没有任何犹豫,“更重要”。
魏若来对沈图南忠心耿耿
所以,当魏若来因通共嫌疑被严刑拷打或有性命之忧,他都不会拖累沈图南;沈图南也没有放弃魏若来,想方设法也要救下他。当魏若来重回中央银行遭到排挤时,沈图南在众人面前收魏若来为徒。
这场戏的镜头调度太出彩了,用视觉语言阐释了何为“双向奔赴”。
完全可以预见,当他们因为信仰分道扬镳,会多么具有张力。然而,这又是魏若来迈向正确信仰必过的一道关:感情关。这份感情不是常见的男女之情,而是对伯乐、对恩师、对曾经无比尊敬与崇拜的人的情谊。
这让《追风者》超越了以往谍战剧“革命+爱情”的模式,具备不一样的审美魅力。
《追风者》的叙事充满耐心,它着力于刻画一个在谍战剧中从未出现过的“新青年”,细致入微刻画他的信仰建立过程,这有助于丰富剧情内容,增加戏剧冲突和转折点;也让观众跟随魏若来的成长经历,见证他从懵懂、困惑到坚定信仰的转变过程,对他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王一博又遇到了可以写入履历中的好角色,《追风者》在众多谍战剧中拥有了自己的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