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的结局算不上完美,至少对于郭襄而言,她只能目送着心爱之人与他的爱人携手退隐,自己则成了那个多余的存在,这着实让人意难平,不过比起纠结“郭襄没能与杨过在一起”,更让笔者纠结的其实是“龙杨二人被强行凑对”,这结局其实是给了一种“强行圆满”之感。
其实当年小龙女在选择跳崖之时,就已是身中剧毒万念俱灰的状态,原本她应是绝无生还可能的,但武侠故事,无奇不有,她能在机缘巧合之下活下来,那也无可厚非,可为何他明明活了下来,却没想过逃出谷底找杨过?
真实的原因或许很残酷。
一、独居十六年
当年小龙女身上不仅有情花毒,还有冰魄银针之毒,这两种剧毒在她体内并没有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书中明确提到小龙女命不久矣,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选择跳崖自尽,好断了杨过的念想,让杨过接受没有她的未来,好好活下去。
(神雕侠侣剧照)
所以自小龙女跳崖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是必死无疑的状态了,黄蓉提出的那所谓的“南海神尼之说”是无稽之谈,以杨过的聪明才智,他怎能不知道郭伯母此时不过是在安慰自己,与其说他是信了黄蓉的说辞,倒不如说是自欺欺人,给自己留个念想。
他就这么痴痴地等了小龙女十六年,直至他跳下绝情谷,才发现小龙女没死,且不说小龙女没有死这件事本身是否合理,毕竟金庸还是尽力去圆了,扯上了谷底的寒潭,又有白鱼、蜂蜜,因此才抑制了她体内的剧毒,就说小龙女没有主动逃出谷底,这件事才值得玩味。
小龙女没有条件脱离谷底吗?
尽管她确实是说过这么一句:“过得数年之后,千方百计,无法上去。”但那也只是旁白,以小龙女的轻功,怎么可能爬不上那绝情谷?
要知道古墓派所有武功的根基就在于卓绝的轻功,至少书中是这么写的:“这功夫要跟麻雀比快,它比你更快,麻雀没劲力,只须手指轻轻一拨,手掌轻轻一挡,它便飞不动了。因此所练的内功也以轻功为主,须得动念即去,出手如电,手上全然无力也不打紧。”
(小龙女剧照)
而小龙女的轻功更是一绝,她可是能够在一根绳索上睡觉的人,这岂是一般人所能相比?
因此与其说她是不能逃离谷底,更有可能是她不愿逃离谷底,至于原因,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二、谷底疑云
首先从小龙女在谷底的居所来看,那房间的布置就一度让杨过纳闷。
书中只道:“但见室右有榻,是他幼时练功的寒玉床;室中凌空拉着一条长绳,是他师父小龙女睡卧所用;窗前小小一几,是他读书写字之处。室左立着一个粗糙木橱,拉开橱门,见橱中放着几件树皮结成的儿童衣衫,正是从前在古墓时小龙女为自己所缝制的模样。”
正如前文所言,小龙女的轻功极佳,她以绳为床,此时茅草屋里的床又是给谁睡的?还有那件孩童衣衫,也显得格外刺眼,小龙女又没有孩子,何须织这么一件衣衫?
(小龙女与少年杨过剧照)
因此有人认为小龙女并非“独居谷底”,而是与自己的女儿一同居住,十六年后杨过见到的女子就是小龙女的孩子。
不过笔者可以确定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就不说小龙女从来都不曾怀有身孕,何来女儿,哪怕那女子真是小龙女的女儿,又该如何解释她一见杨过就称对方为“过儿”呢?要知道杨过对于她而言应该是个从没见过的陌生人才是,所以那是小龙女本人无疑。
而小龙女也确实是独居了十六年。
如此一来,那件童衫的存在就更值得玩味,因为那证明了小龙女对杨过的感情只是亲情,否则她又怎会制作杨过孩童时期的衣服,而不是根据杨过成年后的尺寸来编织衣衫呢?
而你若是结合小龙女与尹志平(新修版中更名为甄志丙,后文以“甄志丙”称呼该角色)在一起的细节,就不难揣测她的心理了。
三、错付的深情
杨过和小龙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对方的?
至少在故事初期,他们不过是以师徒的关系相处,直至“甄志丙事件”之后,二人之间的关系才变得暧昧起来,甚至当时杨过都还谈不上爱上了小龙女。
(甄志丙、小龙女剧照)
毕竟当小龙女被甄志丙欺负后,继而向杨过表白之时,杨过下意识的反应是拒绝,因为在他看来,他们只能是师徒关系,倒不是因为杨过心中也有世俗的长幼尊卑观念,而是他真没把小龙女当成自己心仪的对象,而小龙女之所以会爱上杨过,也不是因为她心中早已有了杨过,而是因为她将甄志丙错认成了杨过。
比如甄志丙抱着小龙女时,这段描述就很直观地呈现了小龙女的内心所想:“与那人面庞相触之际,却觉他脸上光滑,决非欧阳锋的满脸虬髯。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惊喜,又害羞,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你看,那一刻,她是将自己的爱意错付给了甄志丙,她爱上的不是杨过,也不是甄志丙,而是那一刻与她相拥的人,奈何后来得知真相,那人是甄志丙,所以她无法面对自己,也无法面对杨过。
(甄志丙、杨过、小龙女剧照)
与其说她是身中剧毒,无药可医,不得不与杨过分开,倒不如说是她因为中毒而得到了一个离开杨过的理由,反倒是让自己不必再纠结于此事,这才是她独居十六年却不愿逃出谷底的原因。
至于后来二人在谷底重逢,继而走到一起,那也只能说是金庸为了让这部以“情”为主题的故事拥有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罢了。
声明:虚构演绎,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