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号上映的电影《周处除三害》,我去看了,有些出乎意料。原本以为,这部电影小众、普通、没有特点,趁着百无聊赖,打发打发空闲时间即可。
未曾想——影片全程无尿点,剧情一环扣一环,既上头,又走心,越看越令人精神抖擞。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有质感、有深度的好电影,甚至可以直言不讳地讲:
整个春节档,没有一部电影比得上《周处除三害》带给我的惊喜多,着实属于近些年国产电影里的“黑马”和“佼佼者”。
目前,这部电影,票房超3亿,有超过32万名观众在豆瓣打分评价,综合得分8.2分。相比春节档上映的各大电影;《热辣滚烫》(豆瓣7.8分),《飞驰人生2》(豆瓣7.7分),《第二十条》(豆瓣7.6分),《红毯先生》(豆瓣6.8分),《我们一起摇太阳》(豆瓣7.9分)……《周处除三害》似乎也更受影迷们的欢迎和喜爱,以现在的各项数据指标看,最终这部影片很有可能会迎来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观影《周处除三害》之后,我自己有三点感悟和思考,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分享。出于写作需要,文章有所剧透,还没看过电影的朋友们,“谨慎”阅读。
第一点感悟和思考是:想要被记住,是一种欲望。
电影《周处除三害》,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位名叫陈桂林的年轻杀手,在与黑帮火拼中,犯下数条命案,无奈东躲西藏四年。有一天,他突然得知自己患上肺癌,并且是晚期——女医生对他说:最多活半年,也有可能是三个月。
面对生命将尽的凄惨结局,陈桂林不禁黯然神伤,紧接着萌生一项计划:他决定效仿刘义庆《世说新语》里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在自己临死前,杀掉警政署张贴通报的“全台三大通缉犯”中的前两位人物:香港仔与林禄和,然后自首——因为第三名通缉犯,是陈桂林自己。
对于陈桂林的作案动机,就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里,大家只会记得周处,没有人能记得被周处杀掉的那两害是谁。
所以,陈桂林以为:“周处才是那个有价值的人,大家也才会记得他。”
总之,陈桂林也想像周处那样,在除掉警政署张贴通报的前两位通缉犯后,声名大振,因此被大家铭记,在将死之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影里,陈桂林说:“我不是怕死啊,我是怕死了都没人记得。”
被人记得这件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古人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遗忘。”或许,陈桂林仍旧是“怕死”的,他恐惧真正的死亡——被人遗忘。
而怕被人遗忘,或者想要被记住,是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可能引人向善,也有可能使人跌落深渊。
就像眼下老生常谈的一句话:“黑红也是红”,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不少人为了被大家记住,混个熟脸,不惜代价地在社交平台上,乃至整个互联网上,无死角、全面地曝光自己,引流量,赚眼球,弄虚作假,哗众取宠,攫取本不属于自己的财富。
自古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比如陈桂林,他往往是无法“不朽”的,无论是身体,还是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这尽管悲哀,也是客观事实,历史留给小人物的旁白,本就不多。
可仔细想想,个体生命的价值也不该由“是否被记住”来衡量,比起被人记住,活着时的“内容”恐怕更值得追求。
第二点感悟和思考是:观众对陈桂林恨不起来,绝非因为他不是“坏人”,而是陈桂林的“坏”被叙事和情节,一点点解构了。
观影《周处除三害》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陈桂林一点也恨不起来,甚至充满同情。
为了寻找到共鸣,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观没歪”,我浏览了许多影评。发现许多观众在看过电影后,与我有着同样的心情,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陈桂林也恨不起来。
到底为什么?大家为什么会对一个被警方通报的“通缉犯”,恨不起来?充满同情?
仔细思索一番,我觉得观众对陈桂林恨不起来,绝非因为他不是“坏人”,而是陈桂林的“坏”被叙事和情节一点点解构了。
这种解构,充分地把陈桂林这个人物的性格打开了,有血有肉,非常鲜活、立体。
从电影开始,一直到结尾,陈桂林几乎没有消停过:他杀人,袭警,持枪,绑架儿童,挟持人质,威胁公共安全……哪一项似乎都无法洗白,都是侵犯法律的大罪。
然而,叙事过程中,这些情节呈现给观众时,却加了“佐料”。
对于杀人,陈桂林的枪下鬼都不是“无辜之人”,比如黑帮老大,比如残暴的香港仔和他的小弟,比如招摇撞骗的“尊者”林禄和,还有林禄和手下那些助纣为虐的信徒……
陈桂林以暴制暴,虽然血腥,但也使得观众生出大快人心之感。仿佛陈桂林的行为,是在替天行道,与旧时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殊途同归,因此受人推崇。
而袭警、持枪,也似乎没有使得观众觉得不妥,好像陈桂林处于“正当防卫”的状态。绑架儿童更不用说了,陈桂林是温柔的,绑架孩子的同时又带对方吃冰淇淋,毫无压迫之感。对于胁迫轮船上的姑娘当人质,陈桂林更是没有露出一丝残暴,事后,他对毫发未伤的人质充满感激地说了一句:“辛苦了”。不像杀人犯,倒像是哥哥对妹妹的感谢。
除此之外,影片也表现出:陈桂林很孝敬自己的奶奶,与此同时他又解救出陌生女孩儿小美,等等这些情节,都为陈桂林的人设增加了浓墨重彩的、有益的描写。
于是,观众对陈桂林,如何也恨不起来。
去年电视剧《狂飙》大火,张颂文饰演的反派角色高启强颇受观众喜爱,风头甚至盖过张译饰演的男主角警察。其实,也是把高启强的“坏”,一点点解构了。除了《狂飙》里的高启强,还有《人民的名义》祁同伟,观众好像也恨不起来,甚至同情他的遭遇。
道理都是一样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实际上这句话是在讲:事情的发生总有原因。这让坏人的坏找到了“出口”,人性并非“本恶”,坏人的命运同样有着曲折之处。
作家莫言曾说:“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
这句话颇受非议,作为同样有过写作小说经历的作者,我觉得莫言的这句话并非要颠倒黑白,而是人性的幽秘和复杂,常常需要大家站在多个侧面来观察。
只有“把坏人当好人写”的时候,才能理解坏人的“苦衷”,这种不合时宜的同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性的弱点和局限,指导我们不断开拓人类自身的文明事业。
第三点感悟和思考是:强大的心力,比毫无根据的信仰更重要。
《周处除三害》最精彩的部分,是陈桂林除害“尊者”林禄和的情节。
杀掉第一害香港仔后,陈桂林转而又去寻找第二害林禄和。然而,他却低估了林禄和的能力和手段。
此时的林禄和,早已经改头换面,化身为一家邪教组织的头目,他以“尊者”自居,招摇撞骗,通过洗脑,蛊惑人心,巧取豪夺大家的财富。
陈桂林掉以轻心,也落入林禄和的圈套,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虽然识破,并除掉林禄和与一众护主的信徒,却给我留下了几点疑问:
为什么在最开始的时候,陈桂林会相信林禄和的话?
为什么陈桂林会觉得林禄和能够拯救他?
为什么大家就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陈桂林在大堂当众忏悔:“我感谢天地,我感谢父母,我是罪人,我危害人间,我辜负苍生。”
能看得出来,他想救赎自己,洗清过往所造的业障。此时的他,如同行尸走肉,迫切需要一种信仰来维持肉体生命的延续,同时安住难以安定的灵魂。那些信徒也一样。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陈桂林和众人的心力不够强大。
一个人的心力,一旦处于弱小的状态,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盲从和依附。这时候,他最需要的不是自己,而是“救世主”“上帝”“信仰”——哪怕是毫无根据的信仰,就像林禄和的邪教信仰。
阳明心学里讲:“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什么叫“吾性自足”呢?我觉得,当一个人拥有强大的心力,他便“吾性自足”了。拥有强大的心力,才能使人“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国际歌》中,有歌词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觉得,这并非是要把宗教等形而上的信仰抛弃,而是说:人最应该通过锻炼自己的意志,修炼自己的心力,幸幸福福度过这一生。
写在最后。
陈桂林最大的悲剧就在于,他身上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结,但他并不具备完成英雄主义事业的背景和能力。
而历史上的周处,身世显赫,在除掉三害之后,仍有机会改邪归正、金盆洗手,甚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后来,周处通过求师学艺,使得自身文武双全,又建功立业,扶摇直上,官运亨通,死后拜将封侯。
陈桂林呢?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罪与罚》里的主人公罗佳那样,迎接他的只有法律制裁。
电影结尾,随着一声枪响,既是陈桂林自身命运的尘埃落定,也暗示着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坚不可摧——法律面前,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秩序和规则不容挑衅。
作为观众,说实话,我非常希望年轻的陈桂林能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但也必须承认,我所希望的这种“更好的结局”,绝不能以电影开头陈桂林杀人为起点,为代价。
No.5674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韩水土
作者简介:自由撰稿人。
开白名单 duanyu_H|图片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