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甄嬛传》,笔者以为浣碧成为果郡王的侧福晋,是她自己内心的渴望,以及甄嬛的大力举荐和成全,实际上,这里面远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
果嬛恋让一部分观众动容,不过也有很多人质疑果郡王的心思。无论是从果郡王戏谑甄嬛露出的脚,还是果郡王不顾一切去救她的冲动和后来的躺雪地、淋大雨,都给人一种“演戏”的错觉。
包括后来的“小像事件”中,果郡王的行为也颇为怪异,而甄嬛主动提出让浣碧当果郡王的福晋,目的也没那么单纯,到底有什么隐藏的真相呢?
起初,在凌云峰,甄嬛处于最艰难的境地,在崔槿汐的劝说下,暂时依靠果郡王,这也正如果郡王所愿。
在这个阶段,浣碧也对果郡王产生了倾慕之心,得知果郡王已死的消息时,她的伤心程度不亚于甄嬛,甚至在果郡王又重新出现时,她贸然冲上去紧紧抱住“心上人”,全然不顾甄嬛的感受。
甄嬛将浣碧的心收进眼里,旁敲侧击地对她进行规劝。
但是,在中秋夜宴,“小像事件”让很多观众看傻眼。有人认为这是浣碧故意碰掉果郡王珍藏的小像,然而以果郡王的心思,如果是果郡王故意掉出,也不是不可能。
小像让甄嬛心惊了一把,再加上恒亲王一句“这小像倒好像是熹贵妃”,让甄嬛以及浣碧更加紧张。叶澜依解围说小像更像玉娆或浣碧。
果郡王此时的神色却让人心急,他并没有立刻做一个辩解,圆一下场面,而是任由皇上捡起,拿起小像仔细端详,慢慢排除掉玉娆后,皇上的疑心逐渐加重。
果郡王仍然沉默,仿佛在看皇上的笑话,两个人在另一个时空进行着对话。
皇上:“你该不会觊觎我的嬛嬛吧?”果郡王:“你以为身边这个女人是你的吗?她早就是我的人了。”
另外,果郡王也有借此向甄嬛表明他态度的意味:即便你回到宫里,但是永远不要忘了,你是我的人。
甄嬛不得不说了一句:“莫须有的事情,这一年来臣妾已经经历了太多。”从她回宫后就各种流言蜚语不断,“滴血验亲”让她从险中走出来,如今又来一次“污蔑”,着实让人唏嘘。
其实,甄嬛从回宫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决定要放下果郡王了,只有把这份情愫永远埋葬,她才能保全自己、孩子和甄家。
所以,在浣碧突然跳出来,说那小像其实是她时,甄嬛顺水推舟,向皇上提出要收浣碧为义妹,并希望她以“福晋”的身份嫁入王府。
甄嬛、浣碧以最大力度消除皇上的疑心,帮果郡王圆了过去,然而果郡王的回应却让人大跌眼镜,他说自己一直深爱着一个女人,心中的福晋只为她保留。
果郡王就像在对皇上说:“对,不用怀疑,我深爱的那个女人就是甄嬛。”同时,他也在对甄嬛说:“我们早就在凌云峰定情,甚至还写了合婚庚帖,你现在想背弃我吗?而且,我们的孩子还没继承皇位,大业还未完成,你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
最后,皇上将孟静娴和浣碧都赐予他做侧福晋,眼看着果郡王还想再说什么,把小像扔给他,让他闭嘴,潜台词是:大家都这么竭尽全力维护你的面子了,你还不知趣,赶紧退下吧,关于你觊觎嬛嬛的事,我以后再找你算账。
果郡王请旨让浣碧主持家室,是因为该威胁皇上的威胁了,该敲打甄嬛的也敲打完了,让浣碧主持家室,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收场,一方面,让小像是浣碧的结论合理化,另一方面,今后有利于和甄嬛保持联系。
从甄嬛的角度,她希望浣碧成为果郡王的福晋,一是为了成全浣碧,二是告诉果郡王他们此生绝无可能,三是浣碧有了“福晋”的身份,更有利于甄家的生存。
后来,甄嬛也和果郡王说明,浣碧并非自己的丫鬟,而是同父异母的亲妹妹,让他好生相待。果郡王再不愿意,此事已成定局。
浣碧出嫁前,为甄嬛惋惜,感觉自己占了甄嬛的位置,但甄嬛已经把对果郡王的心狠狠掐灭了,她非常坚定地说:“我的位置是皇上的熹贵妃,你何曾占了我的呢?”
甄嬛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她已经彻底放下了果郡王,让浣碧不必担心今后有人会惦记她的夫君,最重要的是,甄嬛希望今后浣碧继续与她一同维护她在宫中的地位,并保全甄家的荣耀。
然而,浣碧进王府后,却被孟静娴打败,虽有主事之权,却还不如体弱的孟静娴能博得果郡王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