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福东/文 电影《拿破仑》的叙事从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被押向革命广场开始。几个月前,她的丈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就是在这里被斩断了头颅。玛丽皇后赴死前面色从容,很多人向她身上投掷垃圾,断头台下众生云集,我们看得见很多狂欢的妇女。拿破仑也在一旁留下了冷冷的一瞥。
这是法国大革命留在历史深处的恐怖一幕。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精准地捕捉到,在革命者的街头狂飙运动中,妇女几乎占据了半边天的地位。
拿破仑 Napoleon (2023)
[英]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
大卫·斯卡尔帕|编剧
华金·菲尼克斯 凡妮莎·柯比 塔哈·拉希姆|主演
2023年11月
一直到数年后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后,他还把“两三万个巴黎鱼市女贩子”形容为闹事的新雅各宾派的主流。但斯科特杜撰了一个事实,1793年10月15日,拿破仑并没有身处玛丽皇后断头的现场。24岁的他当时正在土伦前线,并将于两个月后击败法国保王党与英军的联盟,一战成名。
土伦战役对拿破仑意义非凡。刚当了3个月少校的拿破仑跳过上校,直接晋升炮兵准将,这个有些自卑的小伙子日后承认是这场战役让他“建立了自信”。英国作家安德鲁·罗伯茨在《拿破仑大帝》一书中称,18世纪90年代,大批法军将领反叛,这一军事史上的罕见现象,意味着青年才俊的晋升能突破先例,拿破仑的晋升在当时绝非特例,尽管如此,他的进度还是可观的。
《拿破仑大帝》
[英] 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 著
苏然|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6月
从土伦战役初露锋芒,到滑铁卢一败涂地,拿破仑传奇的一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战役所组成的。斯科特显然想开出另一条进路,而不是拍一个单纯的战争片。在电影《拿破仑》中,他将拿破仑与约瑟芬的感情生活作为了贯穿全片的主线,从土伦战役后的相识,到约瑟芬病逝后史诗级的滑铁卢溃败,所有经典的战役都成为衬托两人倾国之恋的陪衬。这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构思,但拿破仑的一生太过繁复,军事与感情两手抓的后果却是,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承受不住信息超载,以至于两者都只能浮皮潦草地触及,缺乏可让观众产生共鸣的人物内心脉络。
无论如何,拍出《黑鹰坠落》《火星救援》《角斗士》的斯科特,在2023年因《拿破仑》而面对史无前例的口碑滑铁卢。在众多的批评中,有一脉指向它对史实的偏离。譬如拿破仑传记的权威史学家罗伯茨就直言不讳批评说:“假如斯科特阅读过数百本拿破仑传记中的一本,那么电影中的几百个基本错误本可以避免。”
好吧,也许历史学家对一部传记片有了类似纪录片的不切实际期待。但斯科特视角所展现的拿破仑,的确是过于浅尝则止了,他也没能如其所愿告诉我们,这个战场上的军事天才为何会对约瑟芬如此执迷不悟,死心塌地。
对拿破仑真正感兴趣的观众,当然还是要经由阅读,进入这个被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J·霍布斯鲍姆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世俗神话”的世界。
一
在斯科特的编排下,晋为准将的拿破仑在一个剧场与约瑟芬相遇了,舞台上的演员们正拿着玛丽皇后流着血的头颅道具在开涮。这显然是一次一见钟情的邂逅,以至于接下来在沙龙中再次见到女神时,拿破仑的眼神变得直勾勾的。
约瑟芬走上前问:你为什么盯着我?拿破仑紧张地像一个处男。
接下来,约瑟芬让儿子去拿破仑的办公室索要父亲的遗物——一把佩剑,却是真的。只不过,拿破仑并没有借势去约瑟芬家里送还佩剑。在罗伯茨的《拿破仑大帝》中,这是一次单向的约瑟芬引诱拿破仑行动,她主动去向拿破仑表示感谢。约瑟芬的丈夫博阿尔内前不久刚被处死,侥幸出狱的她需要有人保护、供养。她成了奥什将军和军警总司令巴拉斯的情妇,但前者不愿意离婚,后者已经明显厌倦了她。
“约瑟芬常被视作模样性感、为人浅薄、开销奢侈的荡妇,但她对音乐和装饰艺术的品位相当不错,其文化造诣必然不浅,而且她待人大方——其慷慨支出的常常是公款。那个年代最杰出的外交家之一克莱门斯·冯·梅特涅说,她的‘社交手腕别具一格’。约瑟芬擅长演奏竖琴,不过有些人说她只弹一个调。她还在床上玩所谓的‘之字形体位’(zig-zags)。”罗伯茨说,“不管‘之字形体位’是什么,除了奥什、巴拉斯以及约瑟芬的第一任丈夫博阿尔内,她显然也和其他人玩过这一套。她的第二任丈夫几乎是个处男,论性爱经验远不及她。”
拿破仑成了约瑟芬的第二任丈夫。
另一本拿破仑的传记——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亦说,“一直以来,他的生活中几乎完全没有女人,因此他孤寂的心弦很快被拨动。”
《拿破仑传》
[德]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著
梁锡江 石见穿 龚艳|译
光尘|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5月
在结识约瑟芬之前,地位陡升的拿破仑有了更多的社交机会,他在短期内至少向两位女士求过爱,但都遭拒绝。值得强调的是,这两位女士的年龄都比他大得多。
但拿破仑显然已不是处男。在留存下来的他的一篇题为《王家宫殿的邂逅》的随笔中,他提到自己遇见过一位妓女,她带他回房“相互取暖”“满足欲望”。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和被写进段子里的很多现代嫖客相似,他劝妓女从良。这个自述显示出他不仅性经验太少且缺乏恋爱经历,骨子里还是一个对世事缺乏洞察的天真青年。
情场老手约瑟芬很快征服了小她6岁的拿破仑,他们交往不到5个月就结婚了。拿破仑不仅出身、外型不佳,相较于约瑟芬的另外两个情妇奥什和巴拉斯,他的社会地位也显卑下,所以虽然已是带着拖油瓶的大龄孀妇,但约瑟芬的出嫁略显勉强,且在婚后占据了强势地位。拿破仑在埃及前线作战时,她背着拿破仑与一个叫夏尔的人通奸,得到消息的将军近乎疯狂,但很快他就原谅了约瑟芬。他在一封信里说:“我错了,我不该要求你回报同等的爱,怎能用黄金的标准衡量蕾丝?”拿破仑甚至没有追究情敌的责任。
在约瑟芬面前,拿破仑就像一个甘于被PUA的缺爱小孩,这从他源源不断写给她的语汇狂热的信件可以看出,而约瑟芬明显冷淡得多。终其一生,拿破仑都深爱着这个巴拉斯回忆录里所称的“撩人的妓女”,没有任何其他女人可以取代。
在斯科特版本的叙事中,拿破仑因为约瑟芬出轨,擅自脱离战场返回巴黎,报纸上已有约瑟芬通奸的八卦报道。见了约瑟芬,愤怒的拿破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个什么样的生物,怎么可以如此不关心我和我的感受?你是一只自私的小猪,你把我看低了……我想要你说,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约瑟芬一边哭泣,一边承认拿破仑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道了歉,但在时机适当的时候她说拿破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禽兽,你想成为伟人,但没有我你一文不值”。两人和好后的一个场景是,拿破仑爬到餐桌底下,将约瑟芬拉到餐布下,当着侍者的面亲热。这种杜撰可能会激起严肃历史学者的愤怒,但它未尝不艺术地反映了二人关系的样貌。拿破仑从长餐桌一端爬向另一端的身影,好像一只舔狗啊。
拿破仑与约瑟芬之间谜一般的两性关系,电影《拿破仑》却未能很好呈现这一点,斯科特的一大败笔是,他让49岁的菲尼克斯饰演24岁的拿破仑,35岁的柯比饰演约瑟芬,让整部戏像极了一出老牛吃嫩草的剧目。
约瑟芬应可算作拿破仑的性启蒙老师,这种原初的经验与记忆左右了他一生。但变化终归要发生,随着权力与阅历的增长,拿破仑不仅有了更多的女人,到最后还会出于政治目的而与约瑟芬离婚,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斯——虽然,他仍爱着约瑟芬。
二
拿破仑一生制造了无数的经典战役。土伦战役自不必说,按拿破仑的私人秘书布里昂在《拿破仑传》中的说法:“攻克土伦的捷报轰动了普罗旺斯和整个法国。这样的胜利原是意想不到的,几乎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因而格外激动人心。拿破仑因这次战役而闻名。”
受约瑟芬偷情影响而中途开小差的埃及战役,意义同样非同凡响。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之《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中评价说:“埃及之战是拿破仑最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战役之一,从现代观点来看也属于最难诠释的一类。这次远征,他有其个人目的,即自我宣传、树立形象——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常常被人提及的一点——在这个新军事舞台上,拿破仑在他的同胞面前声威大震。同时,远征也具有战略目的,这一点没能逃过英国人的眼睛……拿破仑的目的是穿越苏伊士地峡,到印度的土地上去打击英国。但是,驱使他完成这场伟大征程的还有另外一部分原因,那就是他对现代东方魅力的向往,而年轻的拿破仑已然完全接受了这样一种东方时尚。”
在电影《拿破仑》中,比较没有争议并享有好评的是对战争场面的描述。其中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冰湖血战”片段,带有刀锋般令人颤栗的暴力美学,这是《拿破仑》预告片主推的恢弘场景,也是斯科特最引以为傲的千人实景混战的史诗级呈现。
《拿破仑》电影共还原6次战役,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显然是滑铁卢——这次战役终结了拿破仑的统治。此前一年,约瑟芬已病逝,而拿破仑与奥地利公主的联姻没有产生预期的政治后果,历史上最坚定反法的奥地利最终还是加入了反法同盟,为打垮拿破仑献上致命一击。
只要对拿破仑指挥的战役有最基础的了解,就知道死人盈谷是家常便饭。拿破仑乐此不疲以战事为业,这彰显他的野心与钢铁般冷酷意志。导演斯科特关心的是,拿破仑是一个残暴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浪漫呢?但事实就是,拿破仑与约瑟芬的虐恋,长期被视为史上最浪漫的爱情之一。那些高频写就保留至今的肉麻信件,让我们得窥一个杀人魔王内心最匮乏与渴望的一种激情。
斯科特战役与爱情的复线叙事,很可能会带给观众一种错觉,那就是爱的激情支撑着这个军事天才。拿破仑在土伦战役后结识约瑟芬,此后一路闻达终以皇帝之姿横扫欧洲大陆,但在与约瑟芬离婚后则诸事不顺,当前妻仙逝后更是遭遇滑铁卢之耻,困于荒凉的圣赫勒拿岛。这很可能也是拿破仑本人的想法。安德鲁·罗伯茨这样写道:“拿破仑迷信地想,给他带来好运的是不是约瑟芬。他发现了一个巧合:离婚之后,他的运势也变了。”
抛开爱情花絮,我们该如何评价拿破仑一场接连一场永不停歇的战役?霍布斯鲍姆在他经典的年代4部曲之《革命的年代:1789-1848》中,用一种娴熟的笔法为之做了辩护:“和为期4年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任何一个主要交战国的死亡人数或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约60万的死亡人数比较起来,这20年时期约100万人的战争死亡数字并不算多。而如果我们还把当时饥荒和时疫特别厉害的致死率考虑进去,对20余年的全面战争来说,即使是死200万人也不显得杀伤力特别大。”“除交战人员外,对大多数居民来说,这场战争很可能只是偶尔间接地打乱了正常生活,如果有打乱的话。”
拿破仑战争到底死了100万还是200万?这其实是一笔糊涂账。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英]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
王章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4年2月
美国学者斯蒂芬·平克更愿意采纳的数据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200万到400万人被杀。他特别强调,让战场成为屠宰场的原因与其说是军事革命本身,不如说是拿破仑的作战方式:他改变了原来交战双方努力保存兵力的做法,代之以倾全力进攻的战术。在拿破仑之后,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打败对手,都只能穷兵黩武,竭尽所有的人力、物力投入战场。
和霍布斯鲍姆力图淡化拿破仑战争对民间的杀戮不同,迈克·拉波特在《牛津通识课:拿破仑战争》一书中,特别列有《全面战争/革命战争》与《军与民》章节,向我们展示拿破仑辉煌战功下平民的惨状。其中颇能说明拿破仑冷血的是,1800—1813年,仅在法国便征召了280万人,目睹成千上万冻僵的尸体,他说:“我每年能获得100000人,巴黎一夜之间便能弥补这些损失。”而当时逃兵役已成风潮,由于法国制度中已婚男子被列入征兵的最后一级人选,所以小伙子们迎娶了祖母级的女人,更激进的方法是自残——男人们砍掉自己的食指(如此便无法扣动扳机),抑或拔光牙齿——这样一来就不能咬开射击所需的弹药。
三
斯科特《拿破仑》的一大问题是,过于强调拿破仑的武功,而对他的文治,吝啬到连一帧画面都未曾给予。
拿破仑地下有知,一定不会满意。他临终前不久在圣赫勒拿岛说:“我真正的荣耀不是四十场会战的胜利……我的《民法典》将永垂不朽。”
在拿破仑的一生中,他始终崇拜凯撒与亚历山大大帝,同时又是卢梭的铁粉。所以在战争的同时,他也一定程度上践行着自己信奉的启蒙理念。除了《拿破仑法典》,他还与教会达成《教务专约》,维护了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宗教少数派利益,他成立国家银行,改革国民教育……但他也实施大陆经济封锁政策,恢复奴隶制,甚至加冕称帝——走向了启蒙的反面。
如何评价拿破仑是一个难题。智人的进化心智,偏爱好坏、是非、善恶的二元划分。由此导致的普遍论调包括:因法国大革命过程中的恐怖屠杀而否定启蒙思想,或者醉心于革命话语而对雅各宾暴政视若无睹……围绕拿破仑,也存在近乎两极的判定。
我在这里更想推荐的是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中的评价:“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继承了法国大革命,因此它被看成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一部分。事实上,它被更好地归类为法西斯主义的第一次实施。虽然拿破仑推行了几项合理的改革,比如公制度量和民法规则(在很多法语地区,拿破仑的民法至今有效),但在更多的方面,他都背叛了启蒙运动的人文进步。”
隔着两百年时光的尘埃,尤其是作为欧洲战场局外的中国人,我们总对拿破仑彪悍的人生和他造成的爱与痛的撕裂保有情感上的距离。但只要走进他一生戎马与床帏围筑的堡垒,却又不能不为他人格与性情上的巨大矛盾、反差与分裂所震撼。
他是那样内心细腻的一个文艺青年,在流放厄尔巴岛期间“小说就是我的生命”的感怀并非无病呻吟;但他又是那样黩武与嗜杀的一个将军与暴君,带有弥赛亚救世情结的好战与扩张主义,曾令整个欧洲大陆不寒而栗。
他的征服欲令他奋战一生、杀人无数;但我们又很难否认他对人权、公平的乌托邦有着某种真诚的文治信仰,是卢梭门下走狗。
他曾为废除帝制而努力;但最终将自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
他的野心不可一世,睥睨天下,唯我独尊;但内心深处渴望来自姐姐的爱恋,哪怕美人赐他一顶绿帽。
每一个拿破仑,都好像多重宇宙中的一个分身。只不过,在量子世界中,本尊与分身终究不可相遇,而在18、19世纪之交,相互差异的个体集合在了拿破仑一人之身。
在刘镇伟导演的电影《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在平行宇宙中穿梭,这边厢紫霞为保护悟空而死去,那边厢夕阳武士抱着紫霞在城楼上看着落寞远去的至尊宝说:“那人的样子好怪,他好像一条狗哦!”
在斯科特的《拿破仑》中,约瑟芬死去,拿破仑的世界也开始崩塌,影片的最后,传来约瑟芬召唤他的画外音,他侧身倒地……
那一刻,他也好像一条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