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明明德”是什么意思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全文释义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民”怎样理解
  • 儒学的根和魂是什么
  • 怎样在落实儒教“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的三纲之道
  • 《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何谓“明明德”
  • 《大学》之道,在亲民亲民到底是什么意思
  • 《大学》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样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是什么意思

“明明德”是什么意思

“明德”指的是什么?

“明明德”以往的解释是,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是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字是后面“德”字的形容词,是光明正大的意思。而“德”字就是德性、品德、道德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这个解释,是彻底错误的,与《大学》的本意一点关系都没有!

“明明德”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是从对“心智系统”的分析入手。

人有两套心智系统。不管是哪套心智系统,都有“认知”“行为”两部分组成。

第一套心智系统的“认知”与“行为”,在孔子时代的古汉语中,对应的是“知、行”。

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认知”与“行为”,在孔子时代的古汉语中,对应的是“明、德”。

也就是说,“明”是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认知,“德”是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行为。

那么,大家也许会问:“知行”与“明德”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套心智系统,属于“刺激——反应”的模式,所以,“知”与“行”是分离的,需要先“知”后“行”,有时甚至会“知”而不“行”。

第二套心智系统,类似一种“自动运行”的模式,“明”的同时就“德”,“德”的同时既“明”。

“明德”是人进入第二套心智系统以后的“认知与行为”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王阳明说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王阳明重新定义了“明德”这种状态,他把“明德”重新称为“良知”

王阳明为了解释“明德”这种状态,按照“良知”的概念,发展了“知行合一”的内涵。我们把“知行合一”解释为:知道了,一定要去做。这不是王阳明的本意,他的“知行合一”就是“明德”的内涵,知既行,行既知。

第一个“明”字是什么意思?“明明德”又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明”字,就是明了、明亮的意思。

就好比,有两间房间,一间亮着灯(第一套心智系统),一间黑着灯(第二套心智系统),现在要关掉“亮房间”的灯,进入到“黑房间”,就得找到“黑房间”里灯的开关,把“黑房间”点亮。这就是“明明德”。

用形象的话来说,“明明德”就是指心智系统的转换,从第一套心智系统,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

心智玩家:还原人类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全文和释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为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瑁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同。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速,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这一名言可以说是“大学”的宗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出处,是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其大意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大学》的作者,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及其门人弟子。而所谓“大学”站在现代人的视角,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宗旨的儒家教育理念是有其特别之处的。这就是,它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道德完善并对社会道德建设有高度热诚与责任感的君子,而不仅仅是一个掌握生存技能的劳动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民”怎样理解

各家解释不一样,比如朱熹和王阳明解释就不同。我也不知道你要哪样

不过按照以经解经的原则,亲民就是先“仁仁”而后达到“里仁”,,亦即用自己的德行去影响乡邻,使人人都喜欢并亲近“仁”这种德行。

不过似乎朱熹解释不同,我没研究过,有懂的说说吧。

儒学的根和魂是什么

仁同义的出处在系辞里,仁同义产生时的意义同现在是不一样的。仁是君主固位用的,义是国家规则。早期的儒家对仁和义做了引申的理解,又加入了许多别的概念。

怎样在落实儒教“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的三纲之道

对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如何理解“止于至善”?这个问题,五龙学院的理解如下:

要理解止于至善,就须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了。

所谓“”大学之道“”,重在如何理解“大”字,大字从字的结构上来看,由人和一所构成,人上通一是为大。那么什么是“一”呢?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由此可以了解,一,形而上就是道,形而下则为万物,上下一体,圆融无二者是。

而后,由此发展成为了内圣外王之学,就本而言,所谓内圣外王就是“大学”,如何是通达大之学呢?其道在于“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大学之道,亦内圣外王之道。

儒学本是一门实修实证的学问,可惜的是,随着岁月的发展,慢慢成为了一种知识,失去了本原的味道。要真正的理解止于至善,就要靠实修实证工夫了。

如何实修实证儒学之止于至善呢?《大学》里面有提到“七征”,即“知、止、定、静、安、虑、得”,由此七征,而征得自性本具之明德,从而悟得内圣,后而见道成道,在亲亲、亲民中实修实证,最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地,至此,可谓止于至善矣。

《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何谓“明明德”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将其单列成“四书”之一。从内容上看,《大学》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哲理福国利民,是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指南。全文纲举目张,事理完备。其哲理精微,由内而外,由己而人,从抽象概念到实际功夫,宗旨即是做大人与君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在”层层递进,被称为大学之道的“三纲”,“三纲”即三个宗旨、三个纲领。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

所谓“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指不断地彰明人自己内在的光明的德行(仁义礼智信等),培养高尚的道德。古人认为,人的德行赋之于天,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自觉。孟子讲善性,认为人心是良心,人情是真情,所以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

“明德”即“善端”“善性”。“善端”如星星之火,泉源细流,如欲“善端”培养成“善性”(即圣人之性),必须“扩而充之”,同时还要谨防腐浊的玷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就是要阐明、彰显、发扬光大,这正是修己、内圣之道。

所谓“亲民”,是指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这也是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来源。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种亲民的思想。

宋儒程颐、朱熹解“亲民”为“新民”,即除旧布新、洗汰旧的不良习惯,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都是中华文化的一贯思想,也是先圣先贤的理想追求之一。要“新民”,必先“亲民”,“亲民”的目的是为了“新民”,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亲民”者,才能使民“新”。所以,“亲民”正是安人、外王之道。

所谓“止于至善”,是指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保持尽善尽美的境界。修己、安人二者结合,内圣、外王二者统一,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一旦达此目标,就要恪守这一目标而不移。“止于至善”是一种至高境界,最先达到者应是先知先觉者,应是管理者、带头人。所以说,大学之道是大人、君子之学,至善是中国文化中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境界虽不能轻易达到,但有达到的可能,君子仁人应有达到的希望。以上三点,即《大学》之纲。

1941年4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了一篇文章《大学一解》,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总结清华大学三十年之经验。文章指出,“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大学新民之效……为大学校对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梅贻琦的这些洞见,是现实与历史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值得一提的是,老清华男生宿舍有“明斋”“新斋”“善斋”三斋,也是以《大学》三纲领命名。

今天,我们如何坚持核心价值观,坚守心中的德,继而将这种个人的德汇聚成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以大德的力量促使国家前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来自网络

《大学》之道,在亲民亲民到底是什么意思

“亲民"一词出自孔子的学生曾参所撰《大学〉一书。《大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经文,凡二百零五字。提出三纲领五条目。三纲五目,即大学的目标和目的。三纲领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五条目即以修身为中心,左边是方法: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右边是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一部分是对巜经文》的诠释与阐述,共计十章。凡千五百四十六字。

关于“亲民”,实则是“新民”。《大学.右传之二章,释新民》就是明证;另,《尚书.康诰》云:“作新民”。原本是“新”而错写成“亲",训诂学上叫通用假借字。“新”是本字,读本字音,取本字义。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因其带有宾语“民”,使动用法,译为“使……变新”。“新民",意思是“使民众变为新人”。商汤的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见古人亦在求变,变得更新,民族才能发展。(20191216)

《大学》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样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重读《大学》,共享文化美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道者,特指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要具有美好而又光明的品德,更有光泽的思想德行,弘扬光大于社会,从而让天下归位于一个光明的风尚和共存状态。

大学之道,在“亲民”

亲者,通新,即使天下人革旧更新。在通识光明美德的追求归宿是:达到一个推陈出新,剔除陈旧的陋习,腐朽老化的思想和弊病,发现和开拓出新的观点想法,及更新的思想状态与境界。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者,到达。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大学》,其熠熠生辉的文化内涵,基于以下几点:

其一,人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在于如何鼓励天下人积极克服和革除自己身上之旧习,追求优秀和卓越,至臻尽善尽美。彰显人性的光辉美德,亦即大学主旨之一。

其二,知道即求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即至善,然后才能确立人生志向与追求目标。只有志向立身,人的心性才能达到宁静状态,方能宁静以致远,才能屹立不乱,才能稳如泰山,才能深谋远虑,方能思虑精详,而后才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亦即大学主旨之二。

其三,弄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解了世上万物的夲源,夲末始终,即可谓“得道”。古人,想要使美德彰显天下,即从“我“做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而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为?那就要“净心“,即洗净灵魂,驱除邪念,夯实诚实品格,如何才能达到驱除邪念,建立意念城实呢?那就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获取知识的法宝在于:努力钻研,穷究事物的夲源和原理。即大学主旨之三。

综述,一个人若心襟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就必砥砺前行,锤炼自己的卓越品质,构筑自己的人性魅力,陶冶完美的道德情操,超越自我,成就完善品质与美德。同时,要约束自己的亲属与家人,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才能管理别人和社会。才能净化社会风气,弘扬和光大正能量,以达到国泰民安,民富国强,成就太平盛世,成就时代辉煌!

以上为笔者读《大学》心得与浅见,不足之处请指正。与大家分享,谢谢关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是什么意思

大学之道,大学者,我理解就是现在说的“政治"!而不是指“语文"“算术”“音乐"“美术"“军事"等等。

大学之道,就是政治之道,政治的目的!

政治,就是统治术。

政治之道,就是组织被统治者进行社会生产,分配产品,对外反对侵略打击入侵之敌!对内制定法律道德,规范被统治者的行为!

在明明德。

在,在于。

明,明白明了!

明德,对应“晦德"!是指被统治者要懂的道德和行为标准,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公物。

请高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