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媒体,包括CCTV的宣传和介绍,估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个“国际不打小孩日”,而且从倡导迄今超过20年。
所谓“国际不打小孩日”,是美国一家非政府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D),这家机构致力于反对体罚孩子,倡导“说教,而不是打”(Speak,Not Spank),“零虐待”(Zero Abuse)的管教理念。
之所以在美国社会有民间组织倡导反对体罚,首先就说明在美国社会存在着体罚孩子的现象,而且还不是少数。
从历史来看,英美社会传统的管教孩子方法不乏体罚、打骂,与中国社会传统的对孩子的管教没有本质的区别。1981年,简·尼尔森(Jane Nelsen)在美国出版发行《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一书,根据心理学家阿德勒(A. Adler)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不惩罚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据说在美国畅销了400万册。
应该说,到现时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禁止体罚孩子已经成为文明的主流,中国也立法明文禁止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实施体罚;包括美国在内超过30个欧美澳国家禁止一切对孩子的体罚(家庭和学校全面禁止)。
从立法来看,暂时没有东亚国家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孩子,这恐怕与东亚传统文化有关。
就其性质来而言,对孩子从体罚的管教到无体罚的管教,反映和体现的是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语境下,无论中西,也无论是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还是伊斯兰文化,管教孩子采用体罚的方式,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概莫能外。
为什么?道理不难理解。人类原本就是暴力的物种,在现代文明以前,通过暴力征服是处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冲突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孩子从小被体罚对于适应野蛮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体罚孩子,把孩子打服对大多数文盲父母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和门槛。暴力攻击是写在人类个体基因里的本能,孩子任何时候激怒父母,父母身体的睾丸酮水平就飙升,同时血清素水平就受到抑制,对孩子一顿暴揍又解气,又能给孩子以教训,以儆效尤。
就这样,几千年传统文明的积累、沉淀,打孩子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随手就可以列举出无数例把孩子打成材的先例和故事。
但是进入现代文明后,社会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完全可以无须通过暴力来征服,而是通过谈判、民主表决等方式来解决。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先发达社会,非暴力是处理和解决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分歧冲突的共识和原则,因此倡导不体罚的管教孩子方式是与社会文明进程相匹配的一种意识形态。
特别是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也发现体罚孩子会给孩子的人格和情绪发展带来显著的消极影响;并且也发展出了不通过体罚就能够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像近十年在中国社会也风靡一时的“正面管教”(距离美国初版差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倡导的就是不体罚的管教方式。
那么,要阐明的一点是,现代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已经证明,无须体罚可以把孩子教育好,而且是更好。
与打骂体罚孩子的管教方式不同,不体罚的管教方式对父母有较高的要求,有不低的门槛,父母必须要学习,要掌握科学、文明育儿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实施好不体罚的现代管教方式。前者对哪怕是文盲的父母来说都能无须任何学习就能够驾轻就熟地掌握体罚孩子的要领,但后者却对父母有严格的要求,不学习,不思考,难以掌握不体罚就能够有效管教孩子的措施。
换一个角度,不体罚的管教孩子方式相比于体罚管教孩子的方式,不仅仅是文明的进步,而且是能培养出更积极、自信、坚强、独立、健康的孩子。现时代的中国父母总是忧心忡忡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的见识、教养,学习、成长以及文明程度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这么说吧,如果一对父母还在迷信和因循传统社会文盲父母轻松就能驾驭的体罚管教方式,而不愿意付出努力学习现代文明的无须体罚的管教方式,那么,您的孩子已经注定输在了起跑线。
节哀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