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道42年的时间节点上,
他依然是那个步履不停的刘德华。
作者:余驰疆冯群星 王秦怡 刘舒扬
近些天,刘德华相继出现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场合,给了大众不小的惊喜。
先是在1月30日闭幕的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中国影协第十一届副主席,《新闻联播》里,他一身笔挺正装,神情认真、严肃。
次日,刘德华又出现在董宇辉的直播间里,一件红色卫衣,宣传起自己的新电影《红毯先生》。直播还未开场,就已经吸引150万人次关注,刘德华哼唱起过年必备神曲《恭喜发财》,30万张电影票瞬间被秒杀。“天王”的号召力,依旧惊人。
·刘德华(中)与宁浩(左)到董宇辉直播间宣传。
如果用一个名字形容华语流行偶像的天花板,刘德华一定位列前三。首先,他红得够现象级;其次,他红得够长久,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每个10年都有经典作品。
刚刚过去的2023年,他有4部电影上映,年底更有《潜行》和《金手指》两部电影同期打擂。紧接着,《红毯先生》又要来了。
·电影《潜行》剧照。
环球人物记者采访刘德华是在年初电影《潜行》的通告日。翻开他的通告单,密密麻麻,从下午1点到晚上9点,大概只能找出40分钟休息时间:个人采访、剧组采访、短视频录制、对首映礼流程……
一整天下来,那些他身上广为人知的标签一一兑现:努力、敬业、真诚、幽默、格局。在国内某问答平台上有一个长盛不衰的问题:为什么刘德华能红一辈子?或许,这一天就能窥见这一生。
如今,“粉丝”们都爱祝福自己的偶像“走花路”,而刘德华的“花路”,实实在在走了40年。
要拍出警匪片背后的责任感
在电影《潜行》的拍摄现场,刘德华有双重身份:他是监制,也是主演。身兼两职的背后,是他对这部电影乃至香港警匪片的期待。
在刘德华的演艺生涯里,警匪片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从《肝胆相照》《旺角卡门》到《无间道》,从《追龙》《风暴》到《拆弹专家》,他从不吝啬展现自己对警匪片的偏爱。如他所言:“警匪片是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因此,在筹备《潜行》的初期,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创新的目标。
第一个创新是角色。他饰演的大反派林阵安,既有坏得令人咬牙切齿之处,也有让人不禁反思唏嘘的地方。“我这次选择了一个智慧型的反派,希望凸显的感觉是他就藏在我们身边——不要觉得网络犯罪好像很遥远。”
第二个创新是剧情。刚开始创作剧本时,刘德华和团队依然沿用传统的案件逻辑和犯案手段,但始终觉得落于窠臼。遇到创作瓶颈时,他刚好看到一个网络贩毒案件被破获的新闻,很快带着团队仔细研究,了解到“暗网贩毒”等新型犯罪手法,决定将这些手法融入剧本创作中。
·电影《潜行》拍摄现场。
为了让林阵安的人物形象更“落地”,刘德华甚至为他写了冗长的人物小传:他是孤儿,遇到了另外一个孤儿,于是有了彼此的依靠;他是律师,曾经希望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去制裁那些伤害他太太的人;他从善变恶,是因为太多内在欲望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
“我希望这部片子能让大家意识到新型犯罪就隐藏在我们生活周边,不可以掉以轻心。”他说,“我觉得警匪片必须要有背后的责任感,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责任感的话,我就不会拍那么多。电影是给社会、给大众看的,中间必须要有一些自觉,就像《潜行》里说的:值不值得?没有人逼你。”
·电影《潜行》剧照。
希望世界看到我们的文化
香港钻石山下的坚成片场,是刘德华接触演艺圈的开始。那时他刚升入小学,父亲带着全家人离开新界东北部的大埔乡下,来到九龙市区的钻石山居住。每天放学回家,刘德华就往店里钻,帮母亲洗洗碗,有时也帮父亲送送外卖。
·刘德华儿时与青年照片。
大磡村被誉为“香港早期电影业梦工厂”,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有大量片场聚集于此,刘德华家的店铺就在坚成片场旁边。1980年,不到20岁的刘德华考入第十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两年后参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彩云曲》。
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黑帮片兴起的时代,“古惑仔”形象一度成为香港影视创作的金牌题材。1988年,刘德华在《旺角卡门》一片中,饰演了不停为小弟乌蝇收拾残局的香港九龙区旺角混混“华”。
·电影《旺角卡门》剧照。
1997年香港回归后,刘德华的许多角色又有了新的社会形象。在1999年的影片《暗战》中,他饰演身患绝症、为父报仇的“华”。这个角色亦正亦邪,正是香港黑帮片、警匪片中最鲜明的人性刻画。
这种角色的复杂性,在2002年的电影《无间道》中达到了顶峰,刘德华饰演的刘建明那句:“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至今仍被许多网络博主、综艺节目不断演绎。
2004年,刘德华又紧密与内地影人合作,先与张艺谋合作了武侠片《十面埋伏》,接着又与冯小刚合作了犯罪片《天下无贼》。
·电影《无间道》剧照。
同时,刘德华的电影之路也从演员拓展到制作、监制、投资领域。他扶持新人,2005年给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宁浩投资300万元人民币,拍出了《疯狂的石头》;
他不忘事业的起点,2011年投资剧情片《桃姐》,把香港最具烟火气、人情味的一面搬上银幕;
他更竭尽全力回馈整个行业,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时,片尾出现了“特别鸣谢刘德华先生”的字幕,原因是刘德华帮助了宁浩,宁浩后又创设了“青年电影人扶持计划”,帮助导演郭帆实现了中国科幻电影新的飞跃。
·电影《流浪地球2》剧照。
“一次海外行程,在法国的一条小路上,有个外国人一直追着我,我很害怕就往前跑,后来他追上来并拿出《无间道》的VCD让我签名。那一刻,我觉得华语电影尤其是动作片,已经吸引各国观众的目光,进入世界电影市场,我们还可以慢慢向艺术电影等不同领域探索。”他说,“我希望世界各地的人看到华语电影,感受我们的文化,也希望通过电影,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
忘情水、中国人、恭喜发财
刘德华之于华语流行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来自音乐。在刘德华的好友兼合作伙伴、著名音乐人陈耀川的分析中,刘德华音乐上的成功,一方面来自时代机遇,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歌属于大家”。
1994年,陈耀川与刘德华首度合作,成果便是那首经典的《忘情水》。陈耀川告诉记者,与刘德华见面前他一度忐忑,毕竟当时自己只是一名27岁的新锐制作人,而刘德华已是天王巨星。“如果我在录歌时提出意见,他会听吗?”
·1995年,刘德华初登央视春晚,演唱《忘情水》。
这种忐忑很快烟消云散。“他是一个非常贴心的领导者,绝对地相信和尊重专业。每当我们提出一个需要调整的细节,他下次唱就会改过来。”
从1990年到1999年,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劲歌金曲被“四大天王”包揽,其中刘德华一人独得5届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星奖。但事实上,刘德华刚开始唱歌时并不被看好——他的第一张唱片销量只有486张,此后6张唱片也都反响平平。
前经纪人李小麟记得,“很不甘心”的刘德华开始苦苦地学,苦苦地唱。“你说我唱歌不OK,没关系,我唱到你觉得OK。”在歌坛徘徊5年后,刘德华终于凭借专辑《可不可以》揽获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音乐事业就此打开局面。
“他有一个‘老二哲学’,有人唱歌比他好,有人演戏比他好,但他总分是最高的。他在做人的路上是最刻苦的,他真的很自律。”
《忘情水》制作期间,刘德华提出想做一首全球华人都能唱的歌,“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说着什么方言”。陈耀川便和《忘情水》词作者李安修共同创作了《中国人》。
1997年香港回归,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刘德华在情歌之外的又一代表作。
·陈耀川(中)与李安修(左)曾与刘德华共创《忘情水》《中国人》等作品。(陈耀川供图)
《中国人》专辑的外包装都被设计成了中国地图的形状,足见团队的用心。但同类歌曲在当时并不多见,甚至有一些媒体冷嘲热讽,讥笑刘德华“土”“穿长衫”,他在领取无线电视台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金奖时公开回应:“这首歌大家可能觉得老土了点,但‘始终是你的名来的’!”
·1997年,刘德华发行的单曲《中国人》。(视频截图)
如果要再选一首能与《中国人》传唱度媲美的刘德华歌曲,《恭喜发财》绝对提名。以至于刘德华后来谦虚地说,自己只唱红了3首歌,《忘情水》《中国人》和《恭喜发财》。
乐评人徐冰直言,“一般的歌手成名后很难放下身段去唱这样的歌,但刘先生就能唱,而且唱出来大家觉得很和谐,很应景,像是一位邻家大哥拱手向你拜年道喜的形象”。
·2022年,刘德华举办线上演唱会,观看人数高达3.5亿。
从狮子山到万里长城
回到那个经久不衰的问题:为什么刘德华能红一辈子?
颜值、作品、敬业一定是其中原因,但更深层次的是他具备了中国人最认同的精气神。
刘德华身上有两种精神显而易见。首先是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他生长于平凡之家,但从不认命,几十年如一日卖力工作。另一种精神,是他的爱国情怀。1997年在万里长城上唱《中国人》自不必说,1999年发表的《爱你一万年》更有一种动人情结。
“这首歌的MV是在西藏拍的,当年大家还会觉得西藏太神秘了,这首歌就传递出一个理念,无论是狮子山下,还是内地的哪里,人们团结互爱、互帮互助,‘飞越了时间的局限,拉近地域的平面,紧紧地相连’。”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冯应谦说。
相较于公开阐述,刘德华更多地是用实际行动表明心迹,不论是国家重大活动还是灾情公益,不论是爱国影视创作还是国产影片扶持,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他也是最早为国产手机代言的明星之一。
“在你的脑海中,是不是从来没想过‘退休’两个字?”记者问道。
“退休的想法可能突然间会有,但更多的是‘退而不休’——我会退下来,但生命还是会每天向前发展,就让我的演艺生命变成我的生活。”
在出道42年的时间节点上,他依然是那个步履不停的刘德华。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