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百老汇将上演一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新音乐剧,杰里米·乔丹(Jeremy Jordan)和伊娃·诺布尔扎达(Eva Noblezada)分别饰演盖茨比和黛西。尽管近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前瞻文章担心该剧的票房,但根据这部作品历来改编剧的辉煌成绩,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

2021年1月2日,《了不起的盖茨比》版权保护到期的第二天,一部名为《不死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Undead)的改编小说就在亚马逊上自主发行。原主人公在这部小说里变成了吸血鬼,害怕银器和太阳光。其实在版权到期前,盖茨比的故事就是改编的重点对象,除了各类同人小说,不同媒介形式的转化也十分常见,从歌剧、芭蕾舞剧到电影、视频游戏不一而足。

稳定和安全,一直都是经典作品改编对于出品方最大的吸引力。有媒体认为,“缺乏冒险精神的、特定年龄段的观众们在周六的晚上悄悄走进剧院,欣赏一个他们已经知道的故事的重述”,这就足以给无数的《简·爱》《印度之行》等带来不错的关注度和收入。 同时,在一个阅读渐成社会亚文化、人们阅读纸质书的热情不断下降的时代,影视改编反而能带动原作的阅读,形成读者、影视观众社群的良好交流氛围。

不过,在观众和影评人看来,经典文学的改编不一定是好事。英国《评论家》杂志就曾发表文章评论2022年改编剧《杀死一只知更鸟》,文章认为,尽管该剧在百老汇反响热烈,但饰演阿迪克斯的喜剧演员拉菲·斯波“本能地缺乏必要的庄重感”,在讲到一些关键性台词,例如“你永远不会真正理解一个人,除非你深入他的处境”时,他没有办法唤起人们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他很难抹去观众对1962年同名改编电影中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角色的回忆。

此外,《观察家报》的评论也认为,为了适应戏剧的受众,创作该剧的阿隆·索金(Aaron Sorkin)将小说中复杂的道德矛盾简化为法庭的单调冲突,还突出了对黑人角色汤姆·罗宾逊(Tom Robinson)遭受不公正行为的对待——这被看作是对“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时代回应。

这些评论似乎都基于一个前提——改编应该尽可能忠实于原著。但纸质书和影视剧、舞台剧是不同的媒介,媒介自身的主体性和其导演的创作自由往往才是决定一部作品品质的核心。尽管改编有时候甚至会破坏原著表意的核心,但它重新构建了新的叙事。而在新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小说介质原本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别的媒介形式得到拓展。不少影评人都将刚问世不久的诺兰版《奥本海默》当作改编文本典范——它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舍温的非虚构传记《奥本海默传》。对这部宏大的作品,诺兰提高了一些特定的、适合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的场景的比重。同时,他使用相对传统的道具而非完全用CGI技术来模拟核反应爆炸,创造出人们从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体验。

1. Do we really need another adapt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Do we really need another adapt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2. Is the Book Really Better? The Challenge of Book to Movie Adaptations

https://www.gcu.edu/blog/performing-arts-digital-arts/book-really-better-challenge-book-movie-adaptations

3.Do we really need so many stage adaptations of novels?

https://thecritic.co.uk/do-we-really-need-so-many-stage-adaptations-of-novels/

编译/刘亚光

编辑/张婷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