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打游戏被北大劝退结果复读又拿了省状元

首先值的肯定的是这位学生智商很高,对知识的接受度很快。

我看前面已经有很多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都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误学、误时间、误钱财、误名声。但从反面来看,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行业的传统观念,作为学生,尤其是名校的学生,对外所树立的形象应该是刻苦、具有良好的学风气质。在中国家长的观念里面,游戏害人害己,应当摒弃。

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我们所接触的事物不再局限于课本以及老师。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接触多了,自然相关兴趣就会增多。有时候我觉得打游戏可能是这类学生的兴趣索引,如果你把游戏给其戒掉,其反而会对某些东西(就像学习)失去耐心,导致成绩下降,最终被视为人们眼中的“坏孩子”。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游戏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有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趋势,这说明电子竞技行业的存在还是比较合理的。人的观念真的很重要,举个例子来说一下。打篮球浪费时间不,一定有人说“不”,为什么?因为人们观念里面打篮球能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相对学习来说,打篮球就要占据学习的时间,打篮球也有上瘾的学生,整天泡在篮球场,这种形式的运动受到的惩罚相对较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把兴趣发挥到“极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对于这位学生再次拿到省状元,不知其是否已经戒掉了游戏,如果没有戒掉游戏,以后还会不会有向在北大那样相同的境遇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曾经拒绝复旦,被清华北大两次劝退的高考狂人,现在过得怎样

难道你说的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高考天才”、“名校收割机” 、“四川考霸”——张非???

张非,1983年出生,四川广安人。曾四次参加高考,两次清华、一次北大、一次复旦

2002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考上复旦大学,自认复旦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想去北大,就拒绝了复旦。

2003年参加高考,以606分被北大信息科学专业录取,然而入学后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经常逃课,第一学期期末挂科就挂了七门必修课,违反校规,被退学。

2005年他又参加高考,以703分的成绩摘夺南充市理科状元,这一次被清华数学基础科学专业,然而他又因为沉迷网络游戏,2006年因未修满学分被劝退。

2007年,他改名为张空谷,复读了三个月后参加高考,以677分南充市第二名的成绩再次考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这一次,他勉强坚持到了毕业。毕业后又一直不想参加工作,开始专心考研,考研却未能如愿。

张非的经历,实在非常可惜。好好一手牌,真的是打的太烂!

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一直想逃离这个社会的压力和周围的环境,可悲可叹。

不能入世,又何谈出世???

大学挂科多,面临劝退,学校从未告知家长警示,学校这样做符合规定吗,我该怎么做

孩子出现此类问题,家长不是考虑怎么挽救孩子,先要追究学校的责任,可笑至极!

我明确的告诉你,你的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学校没有义务通知家长,也不可能承担任何的责任。

我有一个具体的实例可以帮到你。

我同事的弟弟的孩子,家长是农民,孩子考上大学了,家长高兴,上学给买了台手提电脑。大三开学,孩子表示不念书了,出去打工,家长当时蒙了。孩子出去打工了,家长奔赴学校,原来孩子这两年来,没正常上过课,大一还勉强可以,大二考试就没及格过,学校已经通知本人,劝退。

给孩子请了病假,家长整日以泪洗面,没有希望了,没脸见人了。

孩子打工两个月后,在亲属的劝说,也是工作的劳累,终于答应回学校上学。

在导师的帮助下和学校协商,做留级处理。结局还不错,顺利的完成了学业,现在人在广州工作。

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应该反思,自身有哪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另外孩子必须是真正意识到错了,才能进行下一步,不然,留级也没用,还不如直接走入社会了。

就这种情况,走入社会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