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城市的区划变迁调整,每个城市的区划变迁调整都是独一无二的,之所以能够形成今天的格局,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今天给大家说一下贵州省铜仁市的区划变迁调整,看看铜仁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现如今的格局的,历史素材寻找极其不易,希望大家多多点赞支持一下。
首先简短地说一下贵州省的发展情况,贵州简称黔,以前的时候,人们对贵州的印象就是穷,经过近10年的发展,贵州已经火得出圈,作为西南内陆地区的腹地城市,贵州现如今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贵州共有6个地级市,三个自治州,2021年贵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3,000万人左右。
铜仁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他处于武陵山区的腹地,东面就是湖南省,北面紧挨着重庆市,目前铜仁的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0万人左右,铜仁的历史非常悠久,秦朝的时候这里就是黔中郡的腹部地区。铜仁的风景名胜区非常多,有省级名胜区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个。
铜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铜仁境内,就发现了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秦朝一统中国之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当时铜仁地区隶属于西南边陲,属于黔中郡。
汉朝的时候还是按照秦朝的制度划分,采用秦朝的郡县制。不过在郡县以上增设了一个单位,叫做州路,也就是和刺史差不多的职位,铜仁属于荆州刺史部武陵郡。
东汉时期铜仁地区依旧属于荆州武陵郡。三国时期,铜仁地区属于吴国的荆州。西晋时期也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南北朝时期,当时我国的行政区划变化非常大,南齐时期铜仁属于郢州。
时间来到隋朝,再次完成全国统一,重新采用郡县行政制度,铜仁属于巴东郡。唐朝时候增加了道这一行政级别,铜仁隶属于黔中道锦州,地名万安。北宋时期采用的行政制度是路州县,铜仁隶属于夔州路田氏,南宋时期。铜仁地区属于贵夔州路思州。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铜仁原名铜人,相传是元朝时期有打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到了铜人三尊,所以元朝在这里设置了铜仁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
明朝时期开始调整行政边界,铜仁属于贵州省铜仁府。清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采用改土归流的方式,铜仁就属于贵州省铜仁府。
民国元年,撤销了铜仁县,将铜仁县并入了铜仁府,民国二年铜仁府改为成为铜仁县,同时思南府改名成为思南县。
1950年铜仁地区得到了解放,设立了铜仁专区,当时专员公署就驻扎在铜仁县,下辖了9个县,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一一详细给大家介绍了。
1952年由四川省管辖的秀山县九江乡给了贵州省的松桃县,1956年撤销了松桃县,设立了苗族自治县,1958年将玉屏,江口两个县给了铜仁县,1961年,再次恢复这两个县的建制,1966年设立了万山特区,1970年万山特区被恢复。
1987年国务院批准确立,撤销了铜仁县,设立铜仁市,至此为止,铜仁市正式成为地级市。
这就是历史上铜仁的区划变迁调整,从历史时期发展到现在,一步步有了现在的规模,发展很不容易。
一直以来限制铜仁地区发展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问题,铜仁地处于武陵山区的腹地,所以说它境内山多水多,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来铜仁也在加速交通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目前高速通车里程和路网密度在贵州省排名第二,为此铜仁还修建了自己的机场。在不断地发展之下,未来铜仁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今天关于铜仁的区划变迁调整就讲到这里了,在之后的文章中,会为大家介绍贵州省内其他城市的变迁调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