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是一种中国画技法,指用单纯的墨线勾勒形象而不加任何色彩的画法,是古代“白画”的发展,也是中国画中唯一一种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所以又被称为“单线平涂”法。
在中国画中,人物、花卉、动物等都可通过这种绘制手法来表现,但以人物和花卉居多。白描是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的,有着丰富而神妙的表现力,历来都为中国画家所重视。
在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过程中,对白描的特性及其内涵做一些探讨,对于掌握中国画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中国画抒情达意的审美指向,锤炼有自己情感特色的新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白描是运用线的粗细、方圆、浓淡、转折变化,以及用笔的快慢、轻重、顿挫等来描写物象的一种技法。
我们观察物象的时候,首先感知的是体积,以及构成这个物象体积的各个部位的轮廓边缘,经过我们的艺术加工,最后才提炼出线。独具艺术感的线条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视觉符号之一。
人类在运用艺术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时,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抽象而产生了线条。“线”作为白描最基础的绘画语言和构成形式,因其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和疏密关系有明显的对比,便使白描具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
白描画的特点:
1.单纯朴实
白描属于素描的一种,顾名思义“白”和“素”都有白色、素净、单纯和质朴之意,而白描就是依靠不同的线条来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表现对象的质感和空间感,同时形成画面中的韵律和节奏,产生一种形式的美感。
有时也在线的基础之上用淡墨略加渲染,但往往不设色。白描造型单纯简练,清晰明快,朴实无华。
2.造型严谨
白描在纸或者绢上勾线,讲究以线造型,通常用线表现物象的结构骨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线立骨”。中国画中的“骨”,是支撑艺术形象,使画面富有精、气、神的本质表现。
白描要求用线准确、肯定。勾线时哪怕是结构有一丝的错位,都会对画面的整个形体造成破坏,因此国画白描的造型必须严谨。
宋徽宗赵佶《戴胜图》白描
3.气韵生动
南齐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其中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是六法中的核心部分。对白描而言,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它也就是指画面所传达出的和谐的节奏和韵律。
一幅“气韵生动”的画,必须具备立意的新颖和深刻、构图的妥贴和巧妙、形象的准确和生动、用线的稳健和流畅等条件,否则,作品便失去了该有的气韵和生气。因此,“气韵生动”成为评价白描作品的重要标志。如赵孟頫的作品中画面用线丝丝不苟,达到气韵生动的高度,使得画面看起来生动有趣,充满了画面感。
4.讲究用线
白描是一种完全用线来造型的方法,它的生动和奥妙也就体现在用线上,往往不借助任何颜色的辅助,全凭一些裸露的线条来塑造形体,表现神韵和感情。
而中国画中的线具有惊人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通过线的曲折、刚柔、浓淡、疏密、长短、粗细等不同的变化,对比之后把他们有的放矢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迷人的魅力。因此,对于白描画来说,用线是至关重要的。
5.形式感强
白描以线条塑造形体,当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画出来的画面往往比较平面,不像其他绘画一样有立体感。但画家们在画面的平面处理和形式感上面深入研究,也就使形式感强成了白描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在用线上,古代的画家们归纳、总结出了白描人物画的十八种描法,如“钉头鼠尾描”“铁线描”“兰叶描”等,这些不同的描法,除了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注重线条本身的形式美感。
白描八仙图欣赏(可点击大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