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张增金祖屋里发现的清初木匾
闽南网4月10日讯 云霄发现一块清初杉木牌匾。
它是火田镇菜埔堡(明代抗倭古堡)一村民整修祖屋时发现的,正中写着“闺秀完人”。但奇怪的是,匾上的题写者是时任平和县主官,而且木匾与菜埔堡著名的“贞德垂芳”坊时间及发现地点相差不远。两处疑惑,藏何故事,何人能解?
昨天,答案来了。
镜头1
村民张增金一个多月前发现牌匾
听张增金说,年后当他准备翻修老宅时,需要整理东西,“这块‘木板’一翻过来后,发现上面刻了几个大字”,他觉得,这不是普通木板,应该是一块牌匾,于是他赶忙用布将木匾擦拭了一遍。
这一擦,形状清楚地显现了出来,长约2米,宽约1米,厚约5厘米,“古色古香,刻匾虽然已剥漆,仍可判断为红底黑字,字体清晰可辨”。
匾上款为“文林郎知平和县事彭适为”,下款“雍正十二年节女张门蔡氏立”。
镜头2
一块木匾引来两处疑惑
木匾上的现有信息,更引来众多村民猜测。
一是云霄发现的木匾,落款为何是当时平和的主官?难道是从平和境内被人带到云霄,或者当文物转卖到云霄,然后一直收藏在祖屋阁楼上?
在第一个疑点还未解时,另一疑点又来了,这木匾是否与菜埔堡北门口的“贞德垂芳”坊有关系?
因为菜埔堡始建于1623年,村里的进士张士良1625年任浙江宁波太守后建成。在菜埔堡北门外1.3米处,立有一座“贞德垂芳”石牌坊。村民都清楚这块石牌坊是彰扬明宁波知府、河南按察司副使张士良的祖母朱氏20岁守节,并奉姑抚子(注:奉养小姑子,抚养孩子)成才的贞德。
而村民对照这块清初木匾的落款时间,发现两者时间相差不远,同时发现地点也相近。细心的村民又发现,清初木匾落为“蔡氏”,而“贞德垂芳”石牌坊授给的是“朱氏”,存在矛盾。同时村民还发现,“闺秀”一般是指大户人家的有才德的女儿,多指未婚者,未婚者怎么又与贞洁匾有关系?
镜头3
带着疑惑找到答案
想知道答案,请继续往下看。
后来,村民找到云霄县博物馆研究员汤毓贤。昨天听他一说,一切明了。
清时,云霄属于平和管辖。
而“文林郎”是明、清时用来授正七品文官的散官名;“知平和县事”是指题匾者在平和担任知县。
且相关史料记有,题匾者彭适为江南无锡人,雍正七年(1729年)至雍正十二年任平和知县。清代雍正年间,菜埔村时属漳州平和县新安里。此匾系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平和知县彭适离任前所题。而云霄正式建县的时间为民国初年。因此,当时由平和知县题匾就不足为奇了。
而这块木匾授给的究竟是谁?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这块木匾与“贞德垂芳”石牌坊没有联系,“因为所授予的完全是两个人”,这是汤毓贤查阅了《漳州府志》发现的。
原来这位被授匾者蔡氏,原为菜埔村张继的未婚妻。蔡氏还没嫁过去的时候,未婚夫就病逝了,但是她依然为之守寡,同时为了延续未婚夫的香火,还为其立嗣抚教直至成长自立。
作为一位封建闺秀,她未婚守寡,抚子成才。因此,时隔百年后,得到官府赠授“闺秀完人”木匾。
当然,这块匾,对研究封建伦常制度和地方民俗文化可是提供了珍贵史证。(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苏禹成 文/图)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