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频道之“一个好地名 藏个好故事”策划
用于接待漳潮古驿道上的过客,这项惠民政策被后人延续
【开栏语】
丹霞驿,双庵镇驿道,双庵依旧在;
木棉铺,郑虎臣诛贾似道;
甘棠铺,溪水甘甜,三平祖师公喝了称赞……
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示范段沿途,将新建梅溪、檺林、木棉、马坪、甘棠、三古等驿站,重现漳潮古道的驿铺风貌(本报今年4月14日曾作报道)。其实,漳州置州1300多年,一山一水背后都有故事。
今起探秘频道推出“一个好地名里 藏个好故事”策划,告诉你漳州“铺”、“桥”、“县”、“寨”背后的那些事。
闽南网5月7日讯 铺,意为旧时驿站。
现今,依然能在漳州找到“铺”的影子:长泰十里铺;芗城东铺头、茶铺;云霄马铺、火田铺……
谁曾知晓,漳州到潮州之间,一路南行有13个铺,而庵依铺而设,过路的旅人可以免费歇脚。而南宋末年,漳州郡守傅伯寿建了漳州历史上第一个随铺设立的庵,接待过客。这项惠民政策,被后人延续。
如今,在闽南,还保留一种跟“铺”有关的计量方式:十里一铺。
铺、庵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写,你来看!
1铺
旧时驿站
【十里一铺】
东驿路十里设一铺
故有“十里一铺”计量方式
在漳州有“东门金”的说法,出文昌门,即是市场,这里商贾云集,官方大多也在此采购所需。由于商业发达,又是东边驿路往泉州的第一站,所以被叫作“东铺头”,现在东铺头街道沿用此名。
一路往东,分别是赤岭铺、鹤鸣铺(云洞岩)、马岐铺、江东铺、石井铺、板桥铺、龙江铺,铺与铺之间,按《大明漳州府志》记载,严格按照十里为间隔,也只有东门才如此密集设铺,其他出城的驿道并没有,一般为相距十五里或者更多,足可见东边驿路对漳州的重要性,至今漳州民间还保留着“十里一铺”的计量方式。
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