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
提出“白马非马”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公孙龙,属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曾做过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他的思想的一部分记录在《公孙龙子》中,有6篇文章,提出“白马非马”理论的《白马论》就是这六篇之一。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并不是“诡辩”,他是将“白马”和“马”作为两个概念来比较,以此侧面点出了“一般”与“个别”的差异。
1、战国思想家“公孙龙”与名实之辩的“名家”
春秋战国时期,应各诸侯国需要,涌现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他们善于思考,敢于另辟蹊径,用或精妙或独特的思想吸引世人,公孙龙就是这类人中比较有代表性、且十分突出的一位。
由于时间久远,公孙龙的许多作品已经无迹可寻,现今在《公孙龙子》中收录的6篇文章,除了其中记录公孙龙事迹的《府迹》属于后人撰写,其它五篇,即《白马论》、《指物篇》、《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大概率出自公孙龙之手。
公孙龙的理论特点,颜小二概括起来,大抵属建立在“名实之辩”基础上的“概念辨析”。今人将其与思想家惠施放在一起,统称为“名家”。
为了更方便理解下文要提到的“白马非马”,颜小二认为有必要说说“名家”是如何兴起的。
要说“名家”兴起,追根溯源,与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有关。
儒家孔子认为“礼崩乐坏”的源头之一,就在于“君不君臣不臣”的“名不符实”,于此提出了“正名”主张。
在那个思想大爆发的年代,孔子的这一观点引发了争论,其中以惠施和公孙龙为首的“名家”或者说“辩者”,开始从逻辑上对“名”和“实”进行辩论辨析,到最后便演变成了对“概念”的分类、推理、归类等等。
虽说是一种文化,但是在颜小二看来,这种逻辑思辨能力,其实是学习“数理化”必备的能力。
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公孙龙著名理论之一:“白马非马”。
在公孙龙的观点里面,“白马”并不是“马”,而且他还从逻辑上证实了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所谓“白马”,在公孙龙看来,“白”是色,“马”则是“形”。
也就是说,“白马”既有“颜色”,也有“形态”。
而“马”,只能代指一种形态,即马的形态。
于此,从概念区分上来看,“白马”与“马”不能划上等于号,用公孙龙的话说就是“命(名)色者非命形也”,所以“白马非马”。
而公孙龙的这一辩论,其实点出“一般”和“个别”的逻辑关系。
“马”是一般概念,而“白马”则是“马”这个“一般概念”中相对来说的“个别概念”。
于此,公孙龙这是在用“一般”不等于“个别”的逻辑,向世人展现他“白马非马”这一看似荒谬实则精妙的“概念”。
3、启发:看到“一般”中的“特别”,会让我们更加理性
对于同一事物或者现象的解读,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结论。
人云亦云可能“三人成虎”,能够从“一般”中看到“个别”,往往属于视野相对全面、思维相对理性的存在。
公孙龙的“马”是一般概念,而“白马”则是从属于“马”这个一般概念的个别概念,于此,“白马非马”在逻辑上的精妙不言而喻。
推而广之,在现实生活中,能时刻保有这种从满目相似的“共性”中察觉出人无意识忽略的“个性”,拥有这种能力,我们有时候可以轻松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有时候可能可以拯救一个“特立独行”且犹如“行走宝藏”的人。
有时候,步调一致下的“个性”容易被看成是一种“罪过”,于此,我们往往会错过那些因为“个性”和“独特”所展现的美好,这是一种遗憾。我知道您懂我的意思。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