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血压,想必各位应该都有所耳闻,这就是我国最为高发的慢性疾病之一,同时它也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高危因素。
有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现如今我国共有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了近3亿人左右,这其中超过了90%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所谓原发性高血压,就是基于目前医疗发展水平、检查手段,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确切病因的高血压类型。而相反的,如果能发现导致高血压的确切病因,则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那么问题来了,血压正常高值应该是多少,血压指数达到多少,才属于高血压呢?
高血压的测量标准主要就是看患者的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高压与低压,其测量单位为毫米汞柱。
不过,人血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值,血压本就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且随着人年龄的不断增长,不同年龄段血压正常标准也都不相同。
就目前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正常血压指数就是120/80mmhg以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出现正常高值波动,但无论怎么波动,它也在正常的范围内,比如收缩压的正常高值为120~139mmhg,舒张压的正常高值就是80~89mmhg。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年龄在55-60岁左右的男性,血压正常指数就是137/84,女性则是139/82。
而如果血压已经超过了正常高值的范围,也就是收缩压超过了140mmhg以上,舒张压超过了90mmhg以上,无论是在哪个年龄段,都应当警惕高血压。
之所以没有说确诊二字,还是因为血压具有波动性,除了年龄增长之外,如果个人情绪过于激动、进行了大量的体力活动时,也会造成一过性的血压升高,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血压疾病。
因此,临床对高血压的诊断,是非常复杂的。在一次体察发现血压升高之后,患者应该至少在2次非同日、静息状态下对血压进行测量。
而具体有效的血压值,应该是以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作为判断依据。这样检查之后,血压仍然是大于140/90mmhg,无论是年龄在多少岁,都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疾病,然后开始相关的降血压治疗。
相反的,如果血压并没有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而是低于这一数值,但是也超过了正常值。
这种情况下,自己未来患高血压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虽然不需要用药进行治疗,也应当从生活方面进行调整,特别是要改善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比如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戒烟戒酒、保持情绪乐观稳定、保持清淡均衡的饮食等等。
而如果已经被诊断为了高血压,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有无其他疾病进行考虑,然后看是否需要用药治疗。
如果患者不需要用药治疗,可以先通过生活方式改善进行调整。而一旦生活调整无效、血压较高时,就应当按照医生建议服用相关的降压药物,以免后期并发症找上自己。